實驗研究報告 篇1
摘 要: 生物實驗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初高中教學不連續性,以及生物知識更理論化、系統化,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初高中生物教材的內在聯系,摒棄原有教學方法,從學生心理和思維角度出發,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工作。
關鍵詞: 生物教學 銜接 實驗教學
由于目前我省高中和初中教學一般是不連續的,學科教學的銜接問題是必須解決的問題。生物實驗是生物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考中有關生物實驗的考點往往得分率較低,根源在于學生沒有準確掌握課本中的實驗,但實驗掌握需要長期積累。實現初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銜接,就要做好教材實驗內容、實驗教學方法、實驗方法指導的銜接,保證初、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延續性,在學生已知學習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知識建構。
一、實驗教材內容的銜接
新課改后,雖然初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都加強實驗探究教學內容,但由于初中生物八年級會考后,九年級不再學習,使學生有關生物學科的知識內容學習出現斷層,在學生頭腦中,初中實驗教學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出現“脫節”現象。因此,初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要做好過渡和銜接,才有利于生物啟蒙教育向生物科學基礎教育的平穩過渡。現我就部分實驗在初高中實驗內容的差異、聯系與遞進等方面做分析。
有些實驗在初中生物實驗中已做過,稍加復習,就可以很好地為高中實驗教學服務。例如,高一生物實驗中有“使用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實驗,要求學生能熟練運用“顯微鏡”。有關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在初中階段已經學習過,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學習體驗,觀察過葉肉細胞、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口腔上皮細胞等,已初步掌握使用低倍鏡的方法。生物學第一個實驗的難度并不大,在原先基礎上要求掌握使用高倍鏡觀察幾種細胞的方法。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顯微鏡的操作并不如預期般順暢,有的學生不知道用低倍鏡對光。要求高中教師上課前幫助學生回憶相關實驗步驟和要領,以及顯微鏡的正確使用方法,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復習可以避免學生做實驗時出現錯誤,為以后實驗教學打下基礎。高中教材中有許多實驗完全依賴初中生物實驗基礎,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節第二課時《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中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中安排了薩克斯所做的實驗,該實驗在初中為八年級教材中最重要的實驗,對實驗要求最高,因此高中對該實驗不做具體要求,教師授課時可適當引導學生回憶初中所學。初中教師在講授該部分內容時,要對學生嚴要求,努力做到與高中知識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