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要求: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 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4中“瞎子”、“穿透”、“聽”等詞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4、 通過朗讀、復述等一系列語言訓練,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1、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 感受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同學們知道嗎,超聲波在現代工業、農業、醫療、軍事等領域發揮著極大的作用。那么,人們對超聲波的研究是怎么開始的呢?這得從意大利——位科學家的實驗說起。(板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讀準字詞,讀順課文。
(2)借助字典并聯系下文自學生字詞。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讀生字詞,相機字音。
(2)指名試讀課文,并理解詞語掌握情況。
3.通讀課文,回答揭題時提出的前兩個問題。
4.指導分段
一(第1自然段);二 (第2—6自然段);三 (第7—9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