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大學生實習的黃金時期。實習,本是大學生踏入社會前的預備演練,是將書本知識應運到實踐工作中的一次檢驗。然而,記者在調(diào)查后卻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實習正陷入不同的尷尬境地。
實習是為了蓋章,
大學生們“蜻蜓點水”,匆匆收場
當前,高校實行學分制,實習也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實習才能拿到相應的學分。可實際上,大多數(shù)高校在學生實習的得分上把關不夠嚴格,僅憑實習鑒定表上的公章確定學生的實習效果。因此,便出現(xiàn)了一部分以蓋章為目的、“蜻蜓點水”般的實習。
呼和浩特市某報社的張記者在暑期開始時接收了一名領導介紹來的實習生小陳,實習第一天,小陳就帶了實習鑒定表來,請張記者幫忙做了實習鑒定。此后,張記者分配了一個簡單易采的選題給小陳,讓他先練練筆。小陳的速度倒挺快,第二天就交差了。可張記者打開一看,稿件里有很多直接從網(wǎng)絡上拷貝來的語句,明顯沒經(jīng)過采訪。于是,他便幫小陳分析了選題該如何寫、采哪些人等問題,要求小陳修改完后交給他。可3天過去了,小陳一點動靜都沒有,也不見來報社,張記者一打電話才知道,小陳已經(jīng)到外地旅游去了,修改稿件的事自然不用再說了。對此,張記者很是無奈,他說:“我碰到過好幾個這樣的實習生了,他們大多來待上幾天混個公章后連招呼也不打就走了。”
記者還發(fā)現(xiàn),為了獲得實習學分,更有學生隨意到一些認識的小公司、小超市等一些不太靠譜的地方蓋個公章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