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是基于健全市場經濟需求。北京等27個省份已啟動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其中,9省份明確成立了不動產統一登記領導小組。此外,多地出臺了總體方案,并決定開展不動產統一登記試點。
什么是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不動產登記為物權法中的重要制度,是指經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申請,由國家專職部門將有關不動產物權及其變動事項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的事實。作為物權公示手段,不動產登記本質上為產生私法效果的事實行為而非登記機關的行政管理行為。2019年11月20日,xx屆三中全會后的會議上提出“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民眾和媒體馬上從中解讀出“反腐”“控房價”等效果。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在微博中表示:“這是好政策,如果今年實施,房價馬上會跌。”
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有什么好處?
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施后,擁有大量房產的人可以被很快確定,從這個角度來說,這項制度對反腐的助力作用不容小視。同時,不動產登記制度能夠保障房屋等不動產的交易安全,減少欺詐行為,而且還有利于摸清全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情況,有利于宏觀調控?梢哉f,這項制度,一舉多得。
但需要指出的是,單靠不動產統一登記,可能不一定起到反腐的作用,統一登記只是為監察部門提供了更加方便的監察手段。制度的完善不取決于單一的制度,還必須系統化,比如包括戶籍的管理,全國住房信息的共享以及監察審核等等的制度都必須要完善。光指望不動產統一制度一登記就萬事大吉,一勞永逸,這個不太可能也不太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