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是尋求真知的唯一途徑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目的和檢驗標準。”
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實際的情形是這樣的,只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物質生產過程中,階級斗爭過程中,科學實驗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人們經過失敗之后,也就從失敗中取得教訓,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適合于外界的規律性,人們就能變失敗為勝利,所謂“失敗者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內在實質,“認識——實踐——再認識”是《實踐論》的實踐路線。
實踐要注意方法
實踐,就是一個怎樣驗證真理是否符合客觀事物及其規律本來面目的過程。談實踐的方法,我想從實踐的特性開始說起。
一則,實踐具有時間性和地點性:實踐的內容會隨時間、隨場合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被前期、他地的實踐所證明的東西不一定適用于當時(以及未來)、當地!翱讨矍髣Α闭叻傅镁褪穷愃频腻e誤。
二則,實踐具備局部性和偶然性:某種局部實踐的結論不一定適用于全局實踐,某種偶然實踐的結果不一定體現基本的、普遍的規律!笆刂甏谩闭叻傅镁褪穷愃频腻e誤。
三則,實踐具有層次性:此一層次實踐的結論不一定適用于其他層次和全部層次。
四則,實踐具有主觀性:人類的任何實踐活動不可能絕對擺脫實踐主體主觀因素的制約;絕對客觀的人類實踐,是不存在的。主體能動發揮程度的不同,必會影響到實踐的具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