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教案 篇1
一、激情導入
1、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教師板書:石灰吟。朗讀課題。
順勢解題:
(1)吟是一種古詩的體裁。比如。有吟誦、贊美之意。
(2)看著這個詩題,你會有怎樣的疑惑?
2、教師過渡:是啊,司空見慣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贊頌的?聽錄音朗讀古詩。
二、教師范讀,初步感知
1、教師朗讀,提出要求:認真傾聽老師的朗讀,關注老師讀書的節奏、停頓、語氣的變化。
2、聽著老師的朗讀你是不是也有躍躍欲試的沖動呢?放開來,自由讀讀吧!
3、指名讀。老師有兩個低得不能再低的要求:1、能讀下來。2、聲音響亮地放開來讀。
教師及時的評價:
(1)讀下來了,而且還超越了老師的要求,謝謝你打響了頭跑。
。2)符合要求,恭喜過關。
。3)他試圖在尋找一種讀詩的感覺,這種大膽嘗試的'精神值得肯定。
4、教師范讀。之后師生互換讀。
5、指名讀。教師評價:有板有眼。已經不是在讀字了,而是在讀詩了。
6、集體齊讀。
三、走近石灰,了解古詩大意
1、于謙筆下的這首詩,簡練地展現了石灰的生命歷程。老師這兒有一份資料,具體描述了石灰的制作過程。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看看這份材料與于謙的描寫哪些地方是一一對應的。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巖的成分一樣,將我放入石灰窯中與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燒,就變成了生石灰。經過烈火的焚燒,我的主要成分發生了變化,這時的外形仍像一塊塊石頭,但渾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進水中,水立即沸騰起來,像燒開的水一樣。經過這次沸騰后,我又變成了熟石灰,模樣也由石頭外形變成了粉末狀的白灰。這時,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們看,我們教室的白墻就是石灰水粉刷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