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示范村申報材料
__村地處__城區東大門,既有悠悠漣水相畔,又有320國道、別銀公路橫貫其中,交通便利,信息發達,群眾思想活躍。全村18個村民組,480戶,1775人;分7個黨小組,有52名黨員。近年來,該村夯實基礎,搭建平臺,創新載體,把發展弘揚先進文化作為切入點貫穿于新農村建設的全過程,取得了可喜成效。
一、 加強領導,全民動起來
支村兩委充分認識到先進文化對新農村建設的促進作用,始終把文化建設擺在同經濟建設和民主政治同等高度上來抓。成立了以支部書記為首的文化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專人抓文化工作,在文藝隊伍建設及各項文娛活動開展中,均由支村兩委成員擔任領隊或組長,全程參與,確保領導的到位。近年來,__每年用于文化開支的經費達萬元以上,人均近十元。支村兩委的高度重視,也充分調動了全體群眾的積極性,營造了全民關注、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 夯實基礎,陣地建起來
陣地是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為此,__村著力加強硬件建設,建立健全農村文化陣地,他們通過捐資、入股、向上爭取資金等形式,多渠道籌措資金,兩年來共投入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萬余元,先后打造了新風街、圖書室、文化活動室、黑板報、體育場地等十余個文化陣地,初步形成了較為健全的村級文化網絡。全長200米的新風街,聚集科普宣傳欄、黑板報、休閑亭等設施,成為該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村圖書室藏書2400多冊,往來讀者絡繹不絕,每年借閱冊次。文化活動室棋牌俱備,成為群眾閑時娛樂的重要場所。黑板報每月一更新,向群眾傳遞著政策法規與生活常識。今年,__又新添置了籃球架、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體育設施。硬件的改善,有力地轉變了文化貧瘠的舊貌,滿足了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