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三首》教案 篇1
詩詞三首 教案
教學目標
鑒賞感受三首詩詞中詩人真摯的情感美
品味詩歌意境,從而領會詩歌美質
學習詩的藝術表現手法,了解詩人的藝術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鑒賞感受三首詩詞中詩人真摯的情感美;品味詩歌意境,從而領會詩歌美質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古人寫詩填詞,都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的,那就是"詩言志"。所謂"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人往往會運用各種手法把自己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像仕途失意、朋友送別、感物傷懷、兒女情長等等,都能在詩詞中尋覓到它們的影子。今天我們學習三首不同風格的詩詞,看看詩人抒發了那時那地怎樣的情懷,又是通過怎樣的手法來抒發的。
二、學生展示
三個同學分別上臺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作家作品簡介、生字詞的理解、自己的困惑等)
三、相互交流
學生根據同學的預習成果相互交流、補充、釋疑,做好相關的筆記,并小聲朗讀詩詞。
四、朗讀詩詞
三個同學分別朗讀,然后全班齊讀。
五、問題探究
我們知道,要準確把握每一首詩詞的思想感情,必須做到"知人論詩"、"知世論詩"。請大家從這個角度出發,充分利用手頭的資料和小組合作的能力,探討把握每首詩詞的思想感情。
參考資料:
《虞美人》寫于李后住被俘將死的前夕,使他的代表作。由君主淪落為階下囚,個人的生活、地位都一落千丈,人格尊嚴和人身自由也蕩然無存,這一殘酷的現實,使他"日夕以淚洗面"。故國之思、人生之痛、亡國之恨,在詞中不加掩飾地流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