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汽車南站對面的錦繡華府小區(qū),由于靠近312國道,日夜車來車往,非常吵鬧。每當我寫作業(yè)被小汽車的喇叭聲打斷思路的時候,每當我在睡夢中被大卡車的轟鳴聲驚醒的時候,我就想:什么時候能改變這一切呢?
這一天終于快來了!從今年九月三日開始,市政府決定在火車站到客運南站這段路下開挖隧道。隧道建成后,所有途經這段路的車輛都從隧道里通過。到那時,我們小區(qū)的人們再也不會聽到汽車發(fā)出的噪音了。對于政府的這一決定,我舉雙手贊成。
我家住在汽車南站對面的錦繡華府小區(qū),由于靠近312國道,日夜車來車往,非常吵鬧。每當我寫作業(yè)被小汽車的喇叭聲打斷思路的時候,每當我在睡夢中被大卡車的轟鳴聲驚醒的時候,我就想:什么時候能改變這一切呢?
這一天終于快來了!從今年九月三日開始,市政府決定在火車站到客運南站這段路下開挖隧道。隧道建成后,所有途經這段路的車輛都從隧道里通過。到那時,我們小區(qū)的人們再也不會聽到汽車發(fā)出的噪音了。對于政府的這一決定,我舉雙手贊成。
我是幸運的,生活在一個科學技術發(fā)達的現代化社會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在發(fā)生著新的變化。
那么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的生活是怎樣的呢?那得從父母的回憶中去尋找答案。聽說爸爸小時候,家里唯一的家用電器是爺爺當時視若珍寶的半導體收音機。家里沒有自來水,每天要到兩公里遠的大河邊挑水。電燈每天只能用兩三個小時,光線弱得跟螢火蟲差不多。一到夏天,各家各戶都會到大街口乘涼,因為當時根本就沒有電風扇。說到穿就難以想象了,爸爸說當時買衣服,買布料都要憑一種叫“布票”的東西,只有到過年的時候,才能穿上新衣服,而且只有藍和綠兩種顏色。去縣城一天只有一趟車,擁擠得像插筍子。吃的東西更簡單,每天基本上都是蔬菜一個月能吃上三、五次肉就已經很不錯了,糧食不夠的時候就加點紅薯絲之類的雜糧。聽到這里,我不由得感慨:爸爸媽媽的生活怎么會是那樣的呢?
我們現在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就說說我家吧。我家住的是三層樓的樓房,我從小就有了子己的小書房,書房里有寬敞的書桌,明亮的臺燈,還有我心愛的電子琴和各種學習用品。家里的彩電、冰箱、空調、音響、微波爐、電風扇、全自動洗衣機一應俱全。在我要查學習資料的時候,我只要打開電腦,天下盡在眼底。同學生日,或有事聯系,我只用點幾下鼠標,一封電子賀卡或電子郵件就搞定了。我最喜歡的就是逛超市,媽媽會給我買回一大堆的零食和漂亮的衣服。前幾天,爸爸媽媽還帶我去吃了自助餐和肯德基,味道真是好極了。我還聽爸爸說,我們家以后還要買家用小汽車,到那時候,我們出門游玩就會更方便了。
在歷史長河中,總有一些時間節(jié)點,在一個人或者一座城的記憶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20xx年的1月4日,就是這樣一個日子。這一天,樅陽縣正式從安慶市整建制劃入銅陵市管轄,開啟了我縣擁江發(fā)展的新時代,也將樅陽帶入一個更為寬廣的發(fā)展軌道。如今,一年的時間即將過去,站在區(qū)劃調整一周年的節(jié)點上回望,記錄這一年來身邊的點滴變化,讓那些文字成為“新樅陽”的美麗注腳,為“四個樅陽”的建設隆重奠基。
為紀念這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展示一年來樅陽的新變化,新發(fā)展,樅陽縣文化委員會、樅陽縣廣播電視臺決定舉辦區(qū)劃調整一周年“新樅陽、新變化”征文活動,現面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文:
一、征文內容
以區(qū)劃調整一周年為主線,通過記錄這一年來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效能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說變化、談感想、展風貌,抒發(fā)對樅陽的熱愛、對樅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衷心祝愿。
二、征文時間
從即日起至20xx年2月11日(元宵節(jié))止。
三、征文要求
1.應征作品體裁、字數不限,文章要求觀點正確,主題鮮明,內容充實,文筆流暢,表述清晰,具有可讀性和感染力,字數在1000字左右,特別優(yōu)秀稿件可適當放寬。來稿配圖優(yōu)先編發(fā)。
2.嚴禁抄襲剽竊,投稿者須對稿件版權負全部責任,文稿中摘編或引用他人作品請注明。
3.所有稿件以電子郵件方式發(fā)送,稿件須注明作者的真實姓名、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等個人信息。
奶奶以前和我說過:原來的柯橋啊,窮得不能再窮了,一條條泥濘的羊腸小道邊蓋著幾間破房子,房子上的窗戶使用紙勉強糊起來的,房頂上的大洞是用破布和干草堵上的, 一旦遇上狂風暴雨,風雨就會從屋頂和窗戶的縫隙里漏進來。夏天還好受,可是一到冬天,家里不但和大街上一樣冷,而且滿地是水,水如果結了冰,別說走路,就連站也站不穩(wěn)。我聽后,大吃一驚,這也難怪,現在的柯橋美麗、熱鬧、繁華,與原來的柯橋簡直是兩個世界。
想去看看新縣城的風采嗎?那就讓我當回導游,領大家去游覽一下吧!Let go!
前往第一站——風情萬種、姿態(tài)優(yōu)雅的瓜渚湖。
先看看瓜渚湖的外圍,如果說,光彩四射的珍珠湖需要五顏六色的花環(huán)來修飾,那么,圍繞在瓜渚湖旁的綠地,更像一道綠色的長城,它守衛(wèi)著瓜渚湖,也守衛(wèi)著柯橋人民。這里的草株株都那么自信,挺直了腰,沒有一株草嫌自己不夠高貴而拒絕抬頭迎接游客,每一株都仰著笑臉,仿佛在說:“我是最棒的!”
瓜渚湖的中間是用一座壯觀的鵲橋江湖分成兩邊,看,瓜渚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湖底的砂石;瓜渚湖的水真靜啊!靜得宛如一面明亮的鏡子;瓜渚湖的水真綠阿!綠得仿佛是一塊巨大的翡翠。一陣微風吹過,平靜的水面霎時波光粼粼。
聽,那兒的音樂又回響在你耳畔了?一眼望去,哪兒熟悉的舞蹈又呈現在你眼前了?走近一看,哦,原來是跳四步舞了,瞧,少年人、青年人、中年人,都加入了跳舞的行列,看著他們歡快的樣子,我的腳也癢了,來吧!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跳吧:左四步,右四步、前四步、后四步,轉個圈!
小區(qū)是居民生活的地方,環(huán)境好才能給予居民清新的空氣,幸福地生活。小區(qū)的新變化給我以歡樂的心情;給我以看好的態(tài)度;給我以欣賞的感覺!小區(qū)的新變化讓小區(qū)煥然一新,讓居民眼前一亮。走進小區(qū),看著環(huán)境變好,我就很欣慰,感覺心頭涌上了一股成就感,畢竟是自己生活的小區(qū)嘛!緊接著,一股清新的氣味送進我的鼻頭,走近一看,小區(qū)的那頭種滿了綠色氣息的植物,只見高大的樹木好似多個守衛(wèi)兵,排列整齊地站在一旁,盡著自己為居民遮擋陽光的“職責”,樹木下,還擺放了多張板凳,看來居民們已準備好要坐在樹下聊天了,晚上來聊天啦!
再往前一看,角落里顏色鮮艷的花朵有些彎著腰,有些則微笑地昂著頭,似乎在幻想著什么,我走近一看,多種不同種類的花朵綻放在一旁,月季花是最引人注目的啦,它的花瓣是那樣地艷麗和大氣,紅的,黃的,粉的……一陣微風吹過,我瞇眼看著他們,只見它們高興地搖擺著自己的身體,好像在炫耀自己是最美麗的花朵。隨風一吹,我便嗅到了芬芳撲鼻的花香,陶醉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站起身的一瞬間,我無意間看到了最渺小的,最稀少的蘭花,甚至被人們忽略的蘭花,我再次蹲下身子,仔細地觀察它,它只有三片小拇指大的花瓣連綴在一起,個子極小,,又被一旁的月季花占去了大部分位置,能容納它的地方少了許多。我忍不住用同情的態(tài)度把手憐惜地撫摸它的身體,并舍不得地和它道再會。
走到池塘邊,清澈的河水中能清晰的看到多條金魚在水中游動,嬉戲,并且還有幾十塊精致的石頭在水中:“這樣金魚就不會孤單啦!”我開心地說道。金魚們在河水中游來游去,開心地吹著泡泡,不怕沒伴兒陪,我也只好走開,免得打擾金魚們嬉戲。
就在這短短的幾年中,上海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正在日新月異的變化著,啊!看著上海的變化之大,我不由得想起來一代偉人毛澤東的詩句:“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蘇州河就是我眼中的新變化。
自從20xx年上海拿到申辦世博會的主辦權后,上海就如同白云蒼狗般的變化著,一幢幢高樓大廈從地平線上拔地而起,一條條工程宏大、設計新穎、構造美觀的高架橋,與地下隧道浮現人們眼前。
還記得我第一次來上海的時候,那時都是鱗次櫛比的破房爛屋,空氣污濁,人口擁擠,噪音刺耳,睡午覺時都難以入夢。如今那些鱗次櫛比的破房爛屋不是變成了瓊樓玉宇,就是成了沖天矗立的摩天大廈。空氣宜人。
聽!歡快的鑼鼓聲震耳欲聾,色彩鮮艷的旗幟迎風飛揚。經過了1000個日日夜夜的緊張施工,今天,有“世界第一拱”美譽的盧浦大橋終于迎來了人們翹首期盼的建成通車儀式。可以說,盧浦大橋的通車又為上海城市交通建設史和世界鋼拱橋梁建設史抹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盧浦大橋猶如一道美麗的彩虹跨越浦江兩岸,也為上海城市增添了新景觀、新標志。
蘇州河原名吳淞江。很早以前,河面上漂著垃圾,河水又黑又臭,那里的人們還流傳著一首民謠:蘇州河,臭溝浜,垃圾像城墻,蒼蠅蚊子黑茫茫,老鼠滿街跑,臭蟲蟑螂排成行。可現在因為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下定決心要整治蘇州河水,經過一期期的治理后這民謠漸漸的消失了,河水越來越清澈了,天更藍了,游人也更多了。河邊柳樹成行。每當在這個時節(jié),垂柳脫去灰白的衣裳,又換上淡綠的外套,讓綠色的翡翠的云頭上枝頭,讓輕柔的枝頭婆娑起舞。那柔嫩的枝條像許多纖細的小手愉快地飄在河面上,它時而跳起婀娜多姿的舞蹈,時而垂向地面表演著精彩的雜技。河附近建起了高樓,小區(qū)。一些老爺爺老奶奶沒事就來這里散步釣魚,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