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擁有一片藍天
在夢想的旁邊
靜靜看著她的臉
相信一切都會實現
隱隱約約感覺到甜
少年
共同走過一年又一年
在尋夢的起跑線
我們驕傲地宣言
相信定能擁抱世界
發出美妙的音弦
少年共同堅持一個信念
那張冷峻的臉龐
折射出你內心的孤寂
那曲折的雙腿
多少人為之感觸
你用生命在走機場
你是移動的畫報
那殘缺的衣襟
那破損的背包
那謙虛、負責人、不茍言笑的你
少年啊
你肩負了多少壓力
才換來今天的輝煌
你承受了多少苦痛
我喜歡的少年有著像星星般美麗的眼睛,
有著清脆迷人的嗓音,
有著干脆利落的舞步,
有著帥氣的面孔。
我喜歡的少年,
是sm唯一承認的外籍主唱,
是堂堂正正的領舞,
是堂堂正正的門面。
我喜歡的不爭不搶,卻用他獨特的魅力征服了萬千飯兒。
是人一生最美好的年華,不管你承認或否定,不管你悲傷或開心。米可的少年得從一座房子說起。她住的房子不算大,坐北朝南。仔細回憶,村里所有的房子都坐北朝南。家里擺著簡單的日常用品,院子里還有一個閑置的房子,空空蕩蕩。院子東邊有一口井,米可一看那井,就暈的不行。井口旁邊放著一個大盆,用來洗衣服,里面經常放滿干凈的水,曬在太陽下,一點不怕蒸干。搓衣板和洗衣粉被放到太陽照不到的角落。那個時候,米可沒有窗戶高。院子西邊有一顆紅果樹,每到夏天,這邊特別涼快。綠色的葉子,透著細細簌簌的陽光,覺得特別干渴。這就是米可的家。童年的紙飛機很快飛回我手里。
十四歲時,米可離開家,成了寄宿學生。一直被爺爺奶奶照顧的她第一次學會了洗衣服,洗澡,和別人相處。學校里的人良莠不齊,有些學生違紀違規到老師都開始搖頭。可米可才不管。米可在班里學習優秀,因此她與一個成績較差的人做了同桌。同桌叫小山。米可上課時,小山不是帶著耳機聽歌,便是看金庸的小說。晚上自習課,他總是翹課。第二天早上來時,拿著一瓶礦泉水,塞到桌子里,倒頭便睡。睡了四個鐘頭,米克推醒他,“放學了?”他小聲問。米克拿著書去食堂吃飯。
一天米可撿到他的mp3,一聽居然著了迷,是書上沒有提到的歌曲。還他時,米可問:“你每天晚上干什么?”他說:“上網吧。”米可又問:“上網吧做什么?”他頭也不抬,把書拿出來,翻到19頁,說:“玩游戲,聽周杰倫的歌,看周杰倫的演唱會。”米可這回小聲的說:“今天晚上我也去,我去聽歌。”小山問:“你有身份證嗎?”米可開始一本正經聽課。
夜伴蛙鳴烏梢墜,
犬吠恥笑少年昧。
人誰知余累?
風雨檐下詩詞背,
暑熱武練百千回。
獨品此中味。
“……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只要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又一次看到汪國真的《熱愛生命》,只不過心中澎湃著的,已不僅僅只是當初懵懂時的覺得句子優美。一字字一句句,看到的是眼前的白紙黑字,讀到的是心中洶涌著的感動和堅定。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一句“只顧風雨兼程”,堅定了多少年輕的信念?曾幾何時,懷揣著心中遠大的夢想,踏上了通往遠方未知的道路。然而一路上磕磕撞撞,有多少個寂靜的黑夜蜷縮在角落無聲地哭泣?抽啜著問自己到底還有多少的信念能夠支撐?想著退縮,想著放棄,卻隱約著一盞光亮之燈照亮起前方黑暗而迷茫的道路——“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呼啦啦的,清晨慘淡的陽光終究來到了身旁,將無邊的黑暗破碎成凌亂的星光。盡管前方的道路依舊霧大得蒼茫,依舊無盡地延伸到未知的地平線,心中卻已不再茫然不再無助,因為著這一句話,信念堅定而執著。是啊,通往夢想的道路,又豈能讓你輕易地順利通過?終會有困難,終會有險阻。然而夢想可不是隨便就能夠找到的東西,年輕的我們又怎能一遇挫折就半途返航?!不!還記得“把一個一個的夢想點亮在生日蛋糕上,總有一天會放出耀眼的光芒”,還記得“記憶中的那個少年,驕傲地宣言,伸出手說就能夠擁抱全世界,相信所有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耳邊淺唱起許巍的《少年》:“……我依然看到那些少年,站在九月新學期的操場,仰望著天空清澈的眼神,向著無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