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屈原吟出了:“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始與文人緣定三生。而從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后,菊花又變成隱士清高絕俗的象征,也充滿了靈性。
我和媽媽去公園玩,一進公園大門,我們便仿佛置身于一個美妙無比的世界!噴水池前,兩盆菊花傲然怒放,數百朵小菊花環繞簇擁,爭妍斗芳,真是一派佳境啊!東邊的花白似雪,西面的花黃如金。陽光之下,黃白相映,分外清新沁人。噴池邊沿開滿了閑雅灑脫多姿華麗的懸崖菊,株株枝條懸垂而下,朵朵小花密似繁星。它們肩并著肩,膀挨著膀,神態不一,各具情趣,或似孔雀開屏,或如銀河落地,或若蛟龍探海,真是仙容窈窕,妙趣橫生。
菊花各有特色,有的秀麗淡雅,有的鮮艷奪目,有的昂首挺胸……菊花傲霜怒放,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看!那花兒紅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團團的彩球,小的像盞盞精巧的花燈。在陽光的照耀下,多么迷人,多么耀眼,多么令人贊嘆!
其中,我最喜歡“瀑布菊”和“白馬追風”。“瀑布菊”那無暇的色彩,那修長迷人的花瓣,那碧綠的葉子,那傲霜挺立的莖,組成了一道靜止無聲散發著薄香的“瀑布”。可真比大詩人李白描述的廬山瀑布還要美。“白馬追風”白里同黃的花瓣細長細長的,黃里透紅的花蕊,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這盆花的左邊雪白雪白,像白色的駿馬,右邊的金黃金黃的,像一只五彩的鳳凰,一白一黃,一左一右,十分惹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