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古鎮導游詞 篇1
古鎮三河地處合肥市肥西縣境內,位于巢湖之濱,與廬江縣、舒城縣相鄰,素有‘一步跨三縣,三縣聞雞鳴’之稱,是安徽省16個著名大鎮之一,合肥新十景之一。
古老的三河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因豐樂河、杭埠河和小南河三水流灌其間而得名。早在戰國時期古鎮就已具雛形,因為經常有許多水鳥在這里聚集所以在那時又被稱為鵲渚、鵲岸;直到明朝才被稱為三河。在這三條河流中,主要的河道要數豐樂河和小南河了。鎮內,河水纏繞五里長街;鎮外,圩堤交錯,支津回互;具有外環兩岸、中峙三洲的獨特地貌,占盡廬南水鄉地利,是安徽著名的魚米之鄉。因為這里交通便利,本地的稻米魚蝦,上游的山貨特產,下游的絲綢百貨都經過此地集散后流向四面八方,故三河贏得了 ‘裝不完的三河’和‘皖中商品走廊’等美譽。
古鎮三河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歷史上是著名的古戰場。春秋戰國時期,在這里發生過吳、楚之爭的鵲岸之戰。明末,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利用三河為跳板攻打廬州,在三河繳獲雙檣巨舟300余艘,并憑借著三河的有利地形建立了水軍。清咸豐八年,太平軍將領陳玉成在此殲滅湘軍悍將李續賓部及曾國藩胞弟曾國華等共6000余人,這就是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現今還保存有太平軍城墻遺址、大捷門等。
古鎮三河水鄉如夢,古河如畫。水多,河多,行走不方便,所以橋也自然多了起來,僅在小南河上就有三縣橋,望月橋,天然橋,人民橋等5座橋梁。這些橋,不但古韻猶存,而且座座橋名都有著不同的傳奇故事。就拿望月橋來說吧:望月橋是古鎮三河新建的風景橋,是一座拱形踏步單孔石橋。整座橋全是用厚青石鋪就,欄桿上皆有青石浮雕。晚上登上這座橋,仰望空中明月,俯瞰水中倒影,會給您詩一般的感受。在眾多橋梁中最為著名的還要數三縣橋了。或許大家會問為什么會稱它為三縣橋呢,那是因為這座三縣橋是三河古鎮現存的古橋中歷史最久的一座,橫跨小南河上,位于古鎮的中心,成為連接肥西、舒城、廬江三縣的紐帶,所以稱三縣橋。由于整座橋全是用大料石搭建,所以當地人又稱它為石頭大橋。最令人稱奇的當數三縣橋的建橋工藝了,當年一塊塊橋石都是用煮熟的糯米加雞蛋清熬成的漿灌縫牢牢地粘結在一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