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一年的“行動研究”過程中,我們在實踐活動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行為,逐步學會了沉下心來,深入幼兒生活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何有效地開展研究,遇到了難題和困惑。這時我讀了陳向明博士所寫的《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這本書,它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它讓我了解了一些行動研究的方法,通過一個個行動研究的案例,讓我體會到真正的從生活中入手,忠實真實教學情境,并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更切實的研究方法。在這里愿與各位教師一起分享。
這本書是專門為我們這些普通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育專業的本科生以及其他對教育研究感興趣的人們所寫的。該書舍棄了高深的理論探討,晦澀的哲學思辯和沉重的歷史陳述。采用了大量鮮活詳實的教育案例,向讀者具體介紹每一質的研究,如故事般娓娓道來。它最大特點便是實用性,可以說這是一本研究方向的操作手冊,每章節的"如何"具體解答了現實研究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及采取的行動步驟,也便于初學者的跳躍閱讀。
質的研究在我國教育領域日益受到關注。作為一種不同于量的研究的研究范式,質的研究的最大特點是:質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直接接觸,通過面對面的交往,實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狀態和過程,了解被研究者所處的環境以及環境對他們產生的影響,其目的是從被研究者的角度來了解他們的行為及其意義的解釋。“質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對自己的“前設”和“偏見”進行反省,并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設計。“質的研究”就是一種“情境中”的研究。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