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實習日記 篇1
今天是實習的第二天,地點是學校附近的唐山學院新校區行政辦公樓工程。工地的技術人員向我們介紹了此建筑是框剪結構,樓梯隔墻是剪力墻結構,其他部分是框架結構,框架部分的墻體用假期混凝土塊填充。一共六層,層高3.9米。
此建筑使用了大量的環保技術和環保材料,內墻用的是粉刷石膏,具有不鼓不裂縫等優點,造價只是普通涂料的1.5倍。而且整棟樓采用地熱恒溫技術,不用安裝空調和暖氣,室內溫度保持在二十度左右。介紹結束后,同學們踴躍向老師和技術人員提問。有同學問為什么墻上有一條黑色的直線,老實說,這條線叫做建筑五百線,它是在離室內地坪500mm處畫上一條直線以作為標準線,地面和樓頂高度設置都是以這條線為標高進行施工。
通過今天的實習,使我深刻體會到我們對課本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同時使我們學到了很多課本學不到的知識,感謝老師為我們提供這次實習機會。我也會珍惜剩下的三天實習課程。
認知實習日記 篇2
今天同學們起得都很早,因為今天是盼望已久的實習日子。從踏進大學校門,學習工程
管理的第一天就開始憧憬實習課程。今年老師利用雙休日時間為我們補習工程基礎知識,今天我終于可以戴著神圣的安全帽去實習了。
老師和同學們頭頂小雨,腳下走著泥濘的道路,但是我們沒有放棄。我們來到學校對面的唐山對外經濟貿易學校女生宿舍樓施工工地,工程正在做基礎,田老師給我們做了詳細的講解,因為還沒澆注混泥土,所以我們可以看清基礎的鋼筋配置,通過觀察我們知道這是個杯型基礎,然后在澆注的過程中杯型基礎應該設置斜坡加強基礎整體性及穩定性。我們發現基礎鋼筋布置的比課本中介紹的要密一些,老師解釋說因為唐山屬于地震區,對于建筑的抗震性比其他地區要高,所以鋼筋布置的比較密。我們還發現柱的每根豎筋的頂端都被小殼子蓋著,原來是因為這些鋼筋的兩端都有螺紋扣,這些豎筋是用螺紋扣扣在一起的。老師還向我們介紹了捆綁、電渣高壓焊接等連接方法。因為今天下雨,基礎坑里出現了大量積水,為了工程質量和雨后繼續施工,所以,坑里的積水必須即使排出。老師還帶我們看了塔吊,塔吊的基礎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塔吊在工作時會產生很大壓力和剪力,所以塔吊的基礎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