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組說明:
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古今中外的詩人們,用生花妙筆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篇,經過時間的篩選,優秀詩歌已成為超越民族、超越國界、超越時空的不朽經典,叩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給人們以藝術的享受和熏陶。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的課程目標中提出:“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本組綜合性學習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通過搜集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等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設計理念: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有效利用同步閱讀教材,延伸課堂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
以知識樹為主線,實現教材內容與課外閱讀的知識對應,整合課內外知識,指引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重難點:通過閱讀古詩詞,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在交流吟誦中熏陶情感,發展思維,進一步學習古詩詞寫作特點。
感受古詩詞的意境美,及詩人的情感。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引導談話:
同學們,詩歌一路走來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浩瀚的詩海里,有無數的珍寶熠熠生輝。出示《詩經》、屈原《離騷》、王維《山居秋暝》、杜甫《春望》、李白《望廬山瀑布》、李清照《聲聲慢》、馬致遠《秋思》……
今天,我們就到這詩歌的海洋里去撿拾那顆顆閃閃發光的貝殼吧!
主題回顧
前幾節課中,我們輕叩詩歌的大門,在詩的百花園中徜徉,采擷了一路馨香。學習了書中的四首古詩詞你感受到了什么?
“單元整合·群文閱讀”六年級上冊第六組“詩海拾貝”教學設計
有效的閱讀教學案例——《鄉下人家》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有效的閱讀教學案例——《鄉下人家》教學設計 篇1
21、鄉下人家
一、建構話題
鄉下人家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老師也非常喜歡,我把課文寫到的情景連成了一首小詩:
鄉下人家
青藤綠葉紅瓜
鮮花綠竹筍芽
雞在竹林
鴨戲橋下
歸鳥微風紅霞
飯菜門前擺下
月明人靜
蟲唱入夢
風景獨特迷人
鄉下人家
二、研讀課文,體會語言
課件一: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師:怎么才能欣賞到那一道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呢?讀課文的時候,要善于抓關鍵詞進行品味,比如,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我們就要注意這樣幾個詞——
課件二:鄉下人家,雖然住著小小的房屋,但總愛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種南瓜,或種絲瓜,讓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當花兒落了的時候,藤上便結出了青的、紅的瓜,它們一個個掛在房前,襯著那長長的藤,綠綠的葉。
師:從這些紅色的詞語中你體會到什么?
師:體會到生機勃勃、郁郁蔥蔥、賞心悅目,后面的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
課件三: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師:作者在這里用的是對比的手法,仔細體會體會,作者從哪些方面進行了對比。
攀、爬——蹲、豎 一對、兩根——一個個
青、紅、碧綠——
師:抓住了這些重點詞語,再讀的時候就有了味道,誰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師:現在請同學們讀一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體會,哪些詞語你覺得特別有意思。
《春到梅花山》主題閱讀教學設計(通用17篇)
《春到梅花山》主題閱讀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早春時節梅花盛開的美景和游人觀賞梅花的盛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過程:
一)、有效導入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去梅花山欣賞梅花,(出示課題)
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課題。(生齊讀課題:春到梅花山)
二)、整體感知
師:梅花仙子為大家送來了許多詞語,你認識嗎?(出示詞語)
指名分行讀,生齊讀,教師相機評價鼓勵。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覺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樣?
用一兩句話說一說,如果能用上這些詞語就更好了。(學生練習說話)
三)、深入文本
學習第二段
師:你們喜愛梅花嗎?許多人也像你們一樣,也非常喜愛梅花,誰來讀第二段?
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思考:在這段話中,從哪兒可以看出人們非常喜愛梅花呢?
師:你從哪句讀出了人們非常喜愛梅花呢?
匯報(1)人們喜愛報春的梅花
師:(課件點擊)板書喜愛
小朋友們,報春就是----(報告春天到來的消息)
是。。ǔ鍪緢D片:春天紅梅花兒開,美麗迷人的春天就要到來了,人們最愛這可愛的紅梅,它可是春天的使者,誰來讀?(評價:你讀出了對這花兒的喜愛….)
匯報(2)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動著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歡樂的海洋.
師:自己好好讀一讀這一句,你從哪些詞語中能感受到人們喜愛梅花?
1. 涌動著看花的人流
師:是。】,這就是涌動著看花的人流。(出示課文插圖讓學生理解詞語)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兒都來到了梅花山,梅花山的大道上到處是欣賞梅花的人們,就像潮水在不停地流動,這就叫----(涌動著的人流)你還在哪里見過涌動的人流?比如過年的時候,哪兒會有涌動的人流呢?(學生用完整的話說一說)
《白鵝》和《白公鵝》比較閱讀教學設計(精選16篇)
《白鵝》和《白公鵝》比較閱讀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完《白鵝》和《白公鵝》之后,比較一下不同作家筆下描寫的相同動物,有什么異同點。
2、通過小組之間合作,相互探究,學習兩篇課文的寫法。
3、學會運用對比、反語、擬人、襯托等多種寫法,描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二、教學重點
比較兩篇課文的寫法的異同點。
三、教學難點
學會不同寫法的運用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孩子們,我們剛剛學習兩篇關于動物鵝的課文,一篇是中國作家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另外一篇是俄國作家葉•諾索夫筆下的《白公鵝》,同樣是寫鵝,那么這兩只鵝分別給我們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呢,這兩只鵝又有什么異同點呢,兩位作家在寫法上又有什么相似之處和區別呢,這節課就要通過大家相互合作探究,共同解決上述問題。
。ǘ⑼乐g相互合作完成表格比較兩只鵝有什么異同點
《白鵝》 《白公鵝》
姿態 伸長脖頸 左顧右盼 海軍上將的派頭
叫聲 嚴肅 認真 大聲叫喚
吃相 三眼一板 一絲不茍 從從容容 不緊不慢
。ㄈ┬〗M之間合作探究,兩篇課文的寫法的異同點
1、思考兩篇課文的相同點
提示:
。1)文章的寫作順序
。2)描寫手法
。3)反語
思考問題:仔細讀讀兩篇課文,分別用了什么樣的順序寫的?
• 兩篇課文都是先介紹白鵝的特點,再具體描寫。
• 《白鵝》先以過渡段統領全文,再從叫聲、步態和吃相上敘述白鵝的高傲。
談話法與閱讀教學相結合法──《尊嚴》教學設計(通用12篇)
談話法與閱讀教學相結合法──《尊嚴》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哈默堅持付出勞動后再接受食物,讓學生懂得一個人(一個國家)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
2、能根據課文內容展天想像,體會年輕人把尊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正確理解課文的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1、認識尊嚴對于做人的重要性。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具準備】寫有句子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先講個故事:一個大國打算入侵一個小國,行動前大國派了一個使者到小國去威脅小國的國王,使者驕氣十足地說:“我們準備派一支千人大軍橫掃你們這個小國!毙鴩跻宦,馬上回答:“那可就麻煩了!”使者得意地問:“是不是害怕了?”“不,我是在擔心,我們的監牢不大,只能關500多個強盜!”使者聽了非常氣憤,大聲說:“聽著,我們使用的可是最先進的武器!”沒想到國王嘆了口氣:“那你們就更不幸了!笔拐卟幻靼,于是問:“怎么不幸?”小國國王從容地回答:“我們可沒有任何先進武器,只有打狗棍!”國雖小,但不容任何人侵犯,小國國王在大國使者面前表現得多么自信,這就是尊嚴!
板書課題:尊嚴
二、什么叫尊嚴,請大家討論“尊嚴”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請同學舉例說說自己的理解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四、理解詞語
款待:親切優厚地招待!
疲憊不堪:非常疲乏,不能再忍受了!
《花鐘》教學設計——全國第七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精選16篇)
《花鐘》教學設計——全國第七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 篇1
教材分析:
《花鐘》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本組課文圍繞“留心觀察”這一主題來組織教學內容!痘ㄧ姟愤@篇課文是按照“歸納現象— 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原因,最后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的奇妙做法。教學這篇課文要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如何用不同的說法來表達鮮花的開放,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課文思路清晰,語言精美。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薄伴喿x教學要引導學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華,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這些基本理念,在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時,主要采用以讀代講的方式,在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落實詞語理解、朗讀訓練、寫法感悟和遷移運用,讓學生在潛心品味語言,感悟語言魅力的過程中,實現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目標:
1. 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理解、積累好詞佳句;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 經歷逐段讀書了解課文大意的過程;在感悟、品味、運用語言的實踐中,學習用不同說法來表達同一個意思。
3. 體會留心觀察事物的作用,初步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在品詞品句,感情朗讀的語文實踐中,體會、學習用不同的說法靈活表達同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