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樹》教學反思 篇1
《去年的樹》這篇童話的內容很簡單,但是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因此必須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在第二課時確立了三個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
2、懂得鳥兒與樹之間的深厚感情,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3、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一堂課下來,我覺得第一、二點教學目標完成了,學生能很快的理解、分析課文中的詞句,感受到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種種感情。很不足的就是第三點目標上,我設計的不是很到位。我總結了一下,認為今后應在以下幾方面加以注意:
一、備教材需深入、全面
一開始我以為這只是一篇較為簡單的童話故事,學生只需從中體會到鳥兒與大樹的深厚感情即可。其實這篇童話看似簡單實則意蘊深刻,語言平淡,但是感情卻極其豐富。我需要在設計的時候把故事中所沒有凸顯的感情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進行理解和體會。
其次,一堂優秀的課必須要處理好每一個細節,我的問題是喜歡一手抓,什么問題都兼顧,結果導致了什么都沒有抓住,我以后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需知一節課只有40分鐘,那么這40分鐘所體現的問題一定是課文中最重要的知識點。在以后的教學過程我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備學生需明確其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能夠,我常常會以自己的思維來考慮學生的問題,以自己的思考方式、能力來要求學生。在教學中喜歡牽著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走,而忽略了學生的能力與需求。我需要明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只是學習的引導者。每一個學的思維形式、所想到的問題也是各有特點的,我不能以所謂的參考答案來約束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