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篇1
課題
4.七月的天山
課時
一課時
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系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的景物的特點。
3、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難點
1、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2、體會并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
課前準備
收集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資料。
自學提綱
1、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
2、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
3、回憶前一課的方法,自主學習。
教 學 過 程
反 思
一、直接揭題,進入新課
1、導語:同學們,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實奇妙無比,引人入勝,每當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2、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3、引入新課。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教師演示課件。之后小結:
天山:亞洲中部的大山系,橫貫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全長2500千米,寬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為7435.3米,峰頂白雪皚皚。天山博格達峰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峰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峰,翠綠的云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相傳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來到這里,王母娘娘就在這里設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稱“瑤池”。現在這里已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