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莊子及《莊子》一書。
2、積累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和句式。
3、對比手法的運用。
4、領會主旨,明確寓意。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步了解莊子及《莊子》;積累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和句式;疏通文意。
第二課時:深入文本,明確手法;領會主旨,明確寓意。
第二課時(執教展示)
一、導入新課:
昨天我們開始了一篇新的文言文的學習,課題是---《秋水》。上一節課我們的主要任務是疏通文意,老師先看看大家學習和復習的效果。
1、秋水時至:
2、百川灌河:
3、不辯牛馬:
4、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5、東面而視:
6、不見水端:
7、始旋其面目:
8、始旋其面目:
9、望洋:
10、以為莫己若:
11、少仲尼之聞:
12、輕伯夷之義:
13、則殆矣:
14、 大方之家:
對于文言詞語的積累是學習文言文的基礎,希望大家多加留意。
二、今天我們進行更深入地學習。先將課文齊讀一次。
三、概括內容:剛才大家朗讀的這段文字是《莊子》中《秋水》原文節選部分,但仍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用自己的話請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則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
你認為概括內容,應該抓住哪些要素呢?(誰干什么,什么東西怎么樣)
四、理清思路:對于一篇要熟讀成誦的文言文而言,理清寫作思路,尤其重要。如果讓你給短文分層,明確文章的寫作思路,你會怎樣劃分?
第一層:河伯見黃河
(“秋水時至”---“為盡在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