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教學反思 篇1
《窮人》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寫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艱難貧窮的情況下,收養因病去世的鄰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舊俄時代人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的善良。本文對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細膩,感人至深。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托爾斯泰的這句話“如果忘記了自己而愛別人,會獲得安靜幸福和高尚。”為主體線索,以理解《窮人》的“物質貧窮”以及“精神富足”這兩大部分為思路,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抓住環境描寫、人物語言、心理描寫的句子去分析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品質,去學習作者抒發美好情感的寫作方法。兩節課下來,孩子們收獲多多。
第一課時,學生們在主題網站進行了備學,他們通過學習資源和拓展閱讀,初步了解了作家托爾斯泰的一些基本情況,了解了托爾斯泰的部分代表作品,了解了當時的寫作背景,并在交流中心發帖,發表自己對本課文的學習和感受。在這一環節中,大部分學生能夠按照要求認真去做,感受和學習有一定的深度,但也有個別學生只是將交流中心的問題進行了回答,對學習資源和拓展閱讀里邊的有關資料未能夠認真學習,看來這一環節還要琢磨怎樣監督學生認真閱讀呢?
第二課時,我們進行了組內交流和全班交流,在品味“物質窮苦”的部分上,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體會窮人的“窮”。從學生的回答上看,學生能夠從生活條件、工作環境中體會桑娜一家的窮苦,并由環境描寫中確實地體會到了作為窮人的那種悲慘的境地。為了達到更透徹了解窮人的境況,營造悲涼的氣氛,我再讓學生從描寫寡婦西蒙的句子延伸開去,想象一下作為殘缺的窮人家庭的生活會如何更加的凄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