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山導游詞 篇1
青秀山,又名青山,被譽為“南寧市的綠肺”。位于市郊東南十里,南臨邕江,山勢雄奇秀拔,林木青翠,風景宜人,詩人賦詩《青秀松濤》,為古代南寧八景之一。據史載,宋明時曾先后在山上建有白云寺、萬壽寺、獨孤寺、青山寺、董泉亭、洞虛亭、龍象塔等,后均毀于兵燙火災。
青秀山頂上矗立的寶塔叫龍象塔,俗稱青山塔,它是青秀山的象征,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共有九層,后被雷電擊塌了兩層,抗日戰爭期間政府認為此塔是日機轟炸南寧的“航標”,就把它炸掉了。到八十年代中期才重新修建。它保留了明代建筑風格,青磚碧瓦,八角疊檐,塔有九層,高60米,塔基直徑12米,有207級旋梯,為廣西最高最大的塔。登上塔頂,可眺望遠近一二十里的風光,南寧城景色更是一覽無余。
與滿山青翠的樹木相映襯的是山腰上天池和瑤池這兩個巨大的人工湖。天池,池水波光粼粼,青松翠柏、藍天白云倒影水中。池中小島建有宜棲亭和盼鵲亭,微風輕拂,正是上得山來的游人歇息的好去處。天池和瑤池,加上滿山翠木,使青秀山成為一個巨大的天然空氣調節器,成為南寧市區呼吸新鮮空氣的“巨肺”。
青秀山是南寧市重點開發的風景區,除保護和修復原有的古跡如董泉、擷青巖崖刻,石香灶等外,還新建不少景點。如泰國園就是南寧市與泰國孔敬市政府交流項目中互建的園林旅游景點,它由泰國建筑師設計,園內完全是泰國風貌,游人到此可親身體驗到異國風情。青秀山新修建的大門氣勢不凡,風格獨特,為風景區增添不少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