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寫詩》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通過聆聽音樂,學生能夠初步了解民樂二胡的音色。通過聆聽音樂,學生能夠準確說出音樂當中的相同部分。
教學內容:
引導學生聽出音樂中重復的部分(第三段和第一段樂曲基本相同)。播放第二段音樂,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展開討論。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通過音樂可以自我展示。
難點:通過聆聽,學生能夠找出音樂的相同部分。
教學過程:
師生問好!
上節(jié)課內容回顧。導入:
聆聽《花蛤蟆》師:在東北呀,人們叫青蛙不叫“青蛙”,叫“花蛤蟆”,他們還特地為花蛤蟆寫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學唱一句。
師:上節(jié)課呀,我們的小朋友齊心協(xié)力,幫助我們的小青蛙找到了家,今天小青蛙帶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到了我們的課堂,說要邀請我們的小朋友一起去玩耍,一起來聽聽小青蛙的邀請歌。
師:小朋友準備好了嗎?一起去田野里玩耍吧。生:準備好了。
師:那我們就跟著小青蛙一起開始吧。聆聽樂曲:
聆聽A1部分,A1部分音樂表達了小青蛙們的什么心情?聆聽B部分,描繪畫面。
聆聽A2部分,這一段分與哪一部分的樂曲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師:大家聽了這么久能告訴老師“這首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生答)
最后就在《小青蛙》音樂中結束本堂音樂課吧!
《青蛙寫詩》教案 篇2教材分析
《雨點兒》是以兒童的視角,對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進行了生動的描摹,充滿兒童情趣,能激發(fā)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