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講話稿 篇1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字面意思是清明節那天,只能吃冷的食物。不能生火做飯,這個來歷和重耳有關。
古詩上說;“清明時節雨紛紛”但是今天的天氣確是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是掃墓的最好季節。一大早我和家人一起去公墓,看望太公太婆,這是重要的習俗。到了公墓那邊,已經是人山人海,他們也應該是去看望自己的父母,親人的吧!
外公用手撫摸著太公太婆的照片,不禁流下了眼淚,我們把各種各樣的水果,蛋糕,果凍,餅干,放在墓碑前,讓他們大吃一頓,外公說:“以前我們生活水平不高,都沒見過這些東西,今天,你們要好好的吃一點。”然后,我們把紙錢燒給他們,讓他們有的住,有的吃。接著,我跟媽媽一樣,手里拿著香拜了拜,說:“祝你們平平安安啊!”最后,外公和大伯伯視頻,遠在黑龍江的大伯伯讓外公和太公太婆說:“路太遠了,你的'兒子回不來,但是我們永遠想你們啊!”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這些寶貴的習俗,我們應該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清明講話稿 篇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不知是誰定了這個可以陰陽相會的時間,在這樣的日子里,不管如何忙碌,這么遙遠的生者都會去看望亡去的親人。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外婆,今年的清明,您換了一種新的方式與我相見,您和過往逝去的親人一樣,在這冰冷的墓地里,停留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相隔,千呼萬喚也會不到由您呵護的時光。這怎么不讓孫女悲傷,而又惆悵滿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