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看往是一組精致典雅的青花瓷。由青瓶、青碗構成,近看精美盡倫,遠觀又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金色的鑲邊把青瓷瓶裝扮的熠熠生輝,如鵝頸一樣修長的瓶頸,為青瓶塑造了完美的身軀。素胚勾畫出青花筆鋒濃轉淡,描繪出牡丹的婀娜嬌艷。粉色的花瓣張開后宛如玉制的口杯,從中間看往,里面仿佛飄著薄薄的輕紗。嫩黃的花蕊伸出花外,獨具風姿。還有那瓶身上的仕女圖,窈窕的身材,嫣然的一笑進含苞待放的花朵,為青瓷瓶增添幾分嫵媚。淡粉色的絲裙飄舞在牡丹叢中,仿佛仙女婆娑起舞,美麗多情。
眼前看往是一組精致典雅的青花瓷。由青瓶、青碗構成,近看精美盡倫,遠觀又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金色的鑲邊把青瓷瓶裝扮的熠熠生輝,如鵝頸一樣修長的瓶頸,為青瓶塑造了完美的身軀。素胚勾畫出青花筆鋒濃轉淡,描繪出牡丹的婀娜嬌艷。粉色的花瓣張開后宛如玉制的口杯,從中間看往,里面仿佛飄著薄薄的輕紗。嫩黃的花蕊伸出花外,獨具風姿。還有那瓶身上的仕女圖,窈窕的身材,嫣然的一笑進含苞待放的花朵,為青瓷瓶增添幾分嫵媚。淡粉色的絲裙飄舞在牡丹叢中,仿佛仙女婆娑起舞,美麗多情。
我不懂古董,也不收藏古董,唯獨喜歡看古董。在古董中,我深愛青花瓷。
青花瓷中,數景德鎮的青花最為佳選。景德鎮的青花瓷,質地圓潤豐滿,有一種莊重大氣卻又不失柔美的獨特氣質。在那細膩如凝脂,光滑如白玉的白瓷上,描繪著各種素凈淡雅的草木花卉。那種古老而又迷人的神韻,渾然天成的氣質,令人無法拒絕。那種謙和優雅和含蓄的東方神韻,透過空氣,繞過光線,劃過瓶頸,輕輕的,淡淡的讓你魂牽夢繞。那一縷晨光中盈盈郁郁的花草,那綠瓦飛甍下倚欄遐思的女子,那山林野湖間飛旋鳴叫的鳥雀……一切都是栩栩如生。仿佛那一只玉壺,一尊梅瓶也是一個獨立的世界。那些故事,那些經歷,都在那一回首間,向你輕輕的,低回婉轉地傾訴。那種如歌似怨的境界,令人不禁心生憐惜。青花瓷,往往是一拿起便放不下的,看一眼也再也無法忘卻。
小小的一尊梅瓶上,鋪天蓋地的是那無邊的花海。捧起它,好似捧起了一園春*,仿佛還能嗅到花香。看那畫中人輕柔的蛾眉,靈動的雙眸,簡直無法相信這是一個人所勾出的。常產生這樣的想象:一滴魔力般的藍墨,不經意滴在了那瓊脂般的白瓷上,立刻像一粒種扎入了土中,飛速的生長,生長。一朵又一朵的花兒隨著藤蔓的盤繞,流光溢彩,漸漸布滿了瓶身……而在現實中,那工匠鬼斧神工的精巧技藝,實在是令人嘆服。那一支神筆,沾了墨在瓶身上舞動飛旋,竟也能如此渾然天成,國色天香!
你怎么也無法解釋青花瓷的魅力:明明筆筆簡潔,卻有一種由內而外的華貴;明明色調單純,卻有一種無法比擬的絢麗;明明恣肆風流,卻有一種漫不經心的從容;明明清朗飄逸,卻有一種溫柔可融的意境……青花瓷的魅力,迷倒了大千世界,黯淡了珠光寶氣,震撼了華夏大地!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就是——青花瓷。用乾隆皇帝的話來講,青花瓷,那就是玲瓏剔透般好,靜中見動青山來。可見青花瓷是多么的精致和美麗。今天,讓我們一起穿越到古代,來看一看青花瓷中最霸氣、最具有皇族特色的青花瓷——云龍紋螭耳瓶。
看向它的瓶口,不大不小,剛好合適可以放下三四枝花。青藍色的花瓣紋,在圓圈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美麗,像一朵含苞初放的小花,綻放在純白色的草地上。瓶口旁的兩只小青龍,是瓶口的兩個把手,兩個龍頭和朝遠方,頗有隔瓶而靠的感覺,雖然這兩只龍的線條有些許僵硬,更讓人從這線條之中感受皇權的威嚴。
青花瓷的花紋中瓶身的最為美麗。其中主體是一條栩栩如生的祥龍,它兩只眼睛瞪得像銅鈴一般大,身上的鱗片一片接一片,爪子也鋒利無比。旁邊的云在龍的腳腳下變得更加生動了。仔細一看,還真以為這條龍要飛出瓶身了呢!龍之下是波瀾壯闊的海,上面的一個個小圓點讓畫面變得并不單調,藝術鑒賞力高啊。把耳朵接近它,仿佛能聽到海浪一浪接一浪的拍擊聲。
瓶底特別簡單,很清雅,一個一個的圓點,讓畫面有了規律感,像是五線譜中的音符,躍然線上,彈出了一支屬于青花瓷的歌。
在青花瓷中,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那種美麗,那種細膩,那種柔軟,那種清雅,那種樸素之中的華麗,是西方文化永遠體現不出來的。這不單不是一個色白花青的青花瓷,它還蘊涵著我們的中國文化!
窗外,雨一直不厭其煩地下著,淅淅瀝瀝,天色暗得讓人感覺壓抑。索性拉上窗簾,不去理它。打開一盞臺燈,遂翻開泛黃的扉頁。忽然,一陣琴聲緩緩入耳,竟是我最喜歡的《青花瓷》。腦海中不禁浮現了當年那個畫面。
那是幾年前了,正值暑假,我們古箏學校的同學每天都在為“哈夏”音樂會緊鑼密鼓地排練。演奏的曲目正是古箏版的《青花瓷》。演出的那段時間,每場都會吸引很多人前來觀看。
上臺前,我總喜歡抬頭望著墨藍色的天空,高遠而幽深。青花瓷的前奏,也就在這時慢慢的飄入耳中,帶來一陣自然的清香,夾雜著些許的緊張和些許的自豪。曲入高潮,悠揚的音樂在我們眼前勾勒出了淡雅的青花瓷,潔白無瑕的底色,襯托著婉轉多姿的線條,一抹憂傷,一抹惘悵。我們抬起頭,揚起手臂,讓清涼的晚風拂過我們化著青藍色淡妝的臉龐,站起身,慢慢地舒展著,舞動著,像一群翩翩飛舞的蝴蝶。到了尾聲,音樂聲,漸漸的淡了,輕了,我們站起身,雙手垂于腹前,向臺下深深的鞠一個躬。轉身,走向側面的臺階,嘴角帶著一抹成功的欣喜。
隔著玻璃,青花瓷的風采依舊……
這是一個元代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元代是青花瓷發展的一個高峰,繪畫裝飾清秀素雅,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以一筆點劃多見,流暢有力;勾勒渲染則粗壯沉著。我不禁被眼前的美震撼了,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瓶底,瓶身描繪的牡丹韻味無窮。我伸出手,才發現,原來我和青花瓷遙不可及。我們之間,不僅隔著冰冷的玻璃,還隔著一千多年的時光。
它在歲月中,浸染了上千年,凝聚著工匠的心血,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它流落四方,在歲月的流逝中,屬于不同的主人,都擁有不一樣的故事,甚至它身上的每一道裂痕缺口,都有著獨特的歷史……
青花瓷,它在等待嗎?
優美的曲線,流動的青色,帶著我穿越……我仿佛看到,水云萌動之間依稀可見伊人白衣素袂裙帶紛飛;我仿佛看到,微風中靜靜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澗,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環多有不盡之意。青花瓷默默等待千年,在物是人非的惆悵中延續歷史,它洗盡鉛華,古樸典雅,它出自塵世之手,卻有超凡脫俗之美,呵。它不僅是盛物的器皿,它承載著不同的歷史,物過境遷,它愈久彌香。它一聲不吭,在輪回中選擇了灑脫。它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它見證了血與火交織的風雨歲月,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綻放光芒……
忽然覺得,我和青花瓷并不遙遠,它帶著我,品味歷史的幽香,感受身邊的歷史,探索那隱藏在身邊千年的秘密……
在如夢如煙的風景中,聽青花吟唱那千年的情事,用清素的色彩,繪出水墨丹青的留白,一轉眼的青花瓷在固執你眼的笑意。
——題記
初次遇見你是在朋友那里看見的,朋友喜歡青花瓷系列的用品,不論是書還是筆,漸漸地我也就喜歡上了。
你是那么的美麗又是那么的美好,白底青花給人以一種古風古韻的味道,一種歷經滄瀾的孤獨之感,更是一種美不可及的寂寞。
常常望著你的青花,聽著你訴說你那千年前的故事,將思緒帶向遠方,靜靜地陪你一起沉默。
你是美麗的,可是我為什么卻總是感覺是凄美的?你是完美無瑕的,可是我為什么卻總是覺得這樣的風光下隱藏著無盡的血與淚,愛與恨?你是冷漠的,可是我為什么卻仿佛看到了你那抹來自于內心深處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