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方 教案 篇1
課 題
前方課 時1
課 型
新授課
主備人王斌
教學目標1、了解攝影散文的一些特點,體會創作聯想這一創作手法的具體運用。 2、了解文章虛實結合的寫法,找出自己認為內涵深刻的句子進行解讀
教學重點
了解文章虛實結合的寫法,找出自己認為內涵深刻的句子進行解讀。
教學難點
了解文章虛實結合的寫法,找出自己認為內涵深刻的句子進行解讀。
課前準備
教學日期
教學班級
教 學 過 程個人復備前置性補償知識連接1、作者簡介 曹文軒,1954年生,江蘇鹽城人。現任北京大學教授、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長篇兒童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 2、攝影散文: 攝影散文是一種新興的文體,顧名思義,它是由攝影和文字構成的。它兼具了兩種表達手段的審美特點,即攝影的視覺性、對瞬間畫面逼真的再現能力和散文運用語言來表達對象時的自由。 成功的攝影散文不應被攝影作品所束縛,不應成為呆板的文字解說,應該有新的發現,新的創造和生發,使兩者互相影響,互相補充,成為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 預習布置1、閱讀課文,圈劃重點詞句,把握文章內容和結構 2、圈劃質疑 3、思考導學案新知探究內容 預習檢查1. 下面加線字注音遷徙( ) 襲( )擊 按捺( )不住憔悴( )( ) 顛簸( ) 惶( )惑 溫馨( )2.解釋下列詞語勞頓:拋錨:索然無味:3、整體感知文章,并給每一段劃分段落,概括每段段意新知探究1、作者由畫面聯想到哪些問題? 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話。 作者是如何圍繞它展開敘述的? 2、作者分析了人類離家的原因有哪些?3、閱讀第8第9小節,想想作者的思路與上文有什么變化。4、作者對人生的“前方”有哪些思考?5、如何理解“人生是一場苦旅”?6、人的悲劇性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7、文章的最后一節在文中有什么作用?8、我們前面學的幾篇課文都是思念家鄉的,而曹文軒在這篇文章中強調的卻是“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那么離家和歸家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 三、形成性檢測紅對勾 第59頁 課內閱讀 四、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