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策劃書 篇1
一、片名:《紀錄片》
二、時間:5——8分鐘
三、主題思想:通過記錄某個攝像小組拍攝紀錄片的過程,將紀錄片創作中的友誼,歡笑,沮喪,矛盾,團結反映出來。突出團結就是力量和友情無價這一主題思想。
四、拍攝對象:柏天旸紀錄片拍攝小組,宋兵兵紀錄片拍攝小組(預備)
五、小組成員:譚凱吳沖潘恒煜徐煜棟萬佳王新茹張海燕
六、人員調度暫行如下:
后期:
策劃:
拍攝:
解說員:
錄音:
場記:不與攝像沖突
注、以上人員安排只是主要負責這一塊的,并不是說只干這一塊
七、形式及風格:電視詩歌散文(優雅,活力,積極向上)
八、紀錄片結構:由以前的時空順序形式向時空交錯形式轉變;由閉封結構向開放式結構轉變;由單一視點向復合視點轉變,將故事分為幾個板塊,用小標題將各個板塊連在一起,不同的板塊之間形成內在的聯系,如煩惱,矛盾,友誼等,以便共同表達主題。電視紀錄片的敘事結構如果一味地記錄和呈現,則如同流水賬,讓人乏味。電視紀錄片應該根據創作者的表達思想,靈活地運用疏密詳略等繁簡之法,使敘事結構獲得活潑多姿、波瀾起伏的審美意義。內容的詳略、情意的疏密、細節的使用等,都會使電視紀錄片形成疏密相間、疏中有密、密中帶疏的結構格局,獲得難以言表的感染力。電視紀錄片不能一味地一種步調,比如,如果電視紀錄片總是松松垮垮,平平淡淡,則會讓人厭煩感到沉悶;如果電視紀錄片一味地緊鑼密鼓、劍拔弩張,則讓人心理緊張負荷過重。因此,電視紀錄片應該有張有弛,疏密相間,使受眾在緊湊、在變化中尋找到電視紀錄片的美感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