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組合》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情感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教學難點: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上一節數學活動課,大家樂意嗎?(板書課題)現在大家來看一下我們的活動目標。(課件出示活動目標)
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朋友,課件出示圣誕老人畫面,圣誕老人過生日了,想請大家參加他的生日聚會,但是他有要求。通過圣誕老人提出本節課任務。
二、合作學習,構建模型
(一)初步感知。課件出示:
第一關:擺一擺,猜密碼。(用數字卡片
1、2能排成幾個兩位數自己動手擺一擺)讓學生自己動手擺卡片后,指名匯報。
(二)合作探究。課件出示:
第二關:擺一擺,比一比(用數字卡片1、2、3能擺成幾個不同的兩位數)比比看,哪個組找的最多。
小組探討,組長把大家的討論結果記錄在練習本上。(活動開始,教師巡視。)
以組為單位派代表匯報。
師:有的組擺出了4個不同的兩位數,有的組擺出了6個不同的兩位數,你們是怎么擺的?有什么好辦法?
(鼓勵方法的多樣化,對各組的不同方法進行肯定和表揚。)結合發言,引導學生進行評價,選出優勝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