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主義》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拿來主義》是蘇教版必修三第三專題“文明的對話”中的一篇精講課文,也是“文明的對話”這一專題的第三板塊“拿來與接納”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專題的文章講的是文化的發展必須堅持對話,摒棄偏見,增進交流,只有這樣,人類的文化才會共同繁榮發展,第三板塊則從“繼承和接受”的角度幫助學生懂得文明對話的內涵、意義和作用。《拿來主義》是魯迅的雜文代表作之一,它從文化源頭上揭露中國固有文化阻礙社會前進、蒙騙群眾的成分,啟示人們認識其實質。文章告訴我們,文化的交流要站在平等的立場上,對待外來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這篇文章是對前幾篇文章的拓展和延伸。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和魯迅關于批判繼承文化遺產的觀點;
(2)體會魯迅雜文“犀利幽默”的語言特點;
。3)把握文中的比喻、諷刺、反語和特定語境中詞語的含義。
2、能力目標:
(1)了解正反論證、比喻論證的方法、類比論證等說理方法,學習運用這些論證方法提高論說文閱讀和寫作能力;
。2)把握并學習先破后立的文章結構。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認清對待文化遺產的正確態度——批判地繼承,并在此基礎上聯系實際,深入思考。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正確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
2、理清文章思路;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了解并學習正反論證、比喻論證的方法、類比論證等說理方法
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