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教案 篇1
下面是關于小學體育的說課稿《耐久跑》,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耐久跑》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及學情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體育與健康》三年級教材《耐久跑》,第二課時,途中跑技術。本節課是小學體育課教學中最基礎的一節課,也是較為單一、枯燥的一節課。對學生而言雖然比較枯燥,但是對學生成長素質過程中,則是一節必須掌握的一節訓練課。本節課在教材安排上把單一、枯燥的內容盡量趣味化,選用趣味性強的組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準備部分選用游戲“找朋友”;結束部分選用放松舞步“十六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即把枯燥、單一的耐久跑轉換了形式,增加了學習的興趣,又盡可能多自然地賦予它達到多個領域目標。
二、教材處理
根據教學的實際以及學生的基本情況,結合新課程中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要求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了解耐久跑的基本知識,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方法。
2、發展有氧耐力,提高呼吸、循環系統的機能。
3、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精神,鼓舞學生努力完成動作。
重點:正確掌握耐久跑中的途中跑技術和呼吸節奏。
難點:正確了解耐久跑的體力分配方法。
三、教學方式及學習方法
1.教學方式:講解示范法、直觀教學法、談話啟發法等。
2.學習方法:觀察法、練習法、討論法、比較法、自主學習法。
學法指導只有與教法相結合、與教材特點相結合、與學生實際相結合,才能幫助學生找到最佳的學習方法。故結合教法、教材特點、學生心理和生理的實際情況,在本課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課前的準備,課堂上的自主學習,積極動腦,合作鍛煉。在自主學習中,通過看、想、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把枯燥、單一的耐久跑轉換成趣味性強的一節體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