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愛意與關懷,濃濃情意與祝福,母親節快樂!思念是一季的花香,漫過山谷,籠罩您我;而祝福是無邊的關注,溢出眼睛,直到心底。
曾讀過一篇《媽媽愛吃魚頭》的散文,在曾經的生活困難年代,媽媽為了讓孩子吃到鮮美的魚肉,謊稱自己喜歡吃魚頭,每每吃魚的時候,她總是先把魚頭夾到自己的碗中,再把魚肚子的肉夾給孩子,有一天外婆來做客,她也說自己喜歡吃魚頭,竟和媽媽爭搶起來,后來孩子長大,娶妻生子,妻子也常說自己愛吃魚頭,于是他悟出個道理“女人做了母親,便喜歡吃魚頭了”。故事的情節并不離奇,但讀后感覺一種溫馨而深厚的母愛洋溢于心,久久無法忘懷。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記得小時候,家境不富裕,媽媽無法經常到商場為我們添置新衣,但為了滿足孩子的那份愛美之心,心靈手巧的母親自己學習縫紉,她雖然不會像專業的裁縫那樣用尺子來量體裁衣,但我們的尺寸早已看在她眼里,記在她心間,所以每一次,那些衣服經過她親手制作,穿在我們身上總是那么合體。至今我還記得有條淡粉色的連衣裙領子上有媽媽細心繡制的圖案、精巧的花邊,曾引來多少旁人羨慕的目光和齊聲贊嘆,讓我曾經得意了好多天。
古有孟母教子的感人故事,著實令人佩服。孩子的點滴成長,怎么離得開母親精心的呵護、百般的叮嚀?“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只有自己為人父母才能體會此話蘊含其中的深意。
十月懷胎的艱辛,昏天黑地的嘔吐,一朝分娩的痛楚,讓我嘗盡了生育孩子的甘苦,同時也感受到做母親的神圣。培育兒子成長的日日夜夜,我欣喜地看著他蹣跚學步,咿呀學語,看著他地用稚嫩的筆觸寫出的第一個字,第一篇作文,真切地感受他每一段成長的經歷,分享其中的無數快樂,那時候我感覺自己成熟了,多了份包容耐心和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