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 小學美術教學中“游戲性”教學活動的探索
一、本設計課題的目的背景和意義
(一)本課題研究的背景: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以及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而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也正由原來過于強調學科本位轉為以人的發(fā)展為核心。目前,“為畫而學”的教育觀已經越來越受到美術教育者的非議。因為我們的教育對象中絕大多數人,目前不可能將主要精力放在美術學習上,將來也不一定以美術專業(yè)作為自己的終生職業(yè)。我們對學生實施的不是專業(yè)美術教育,我們更多地是從教育的角度來認識美術課程。經過一年的新課標下的美術教育教學實踐,筆者覺得美術教材的內容廣博,課程具有綜合性、多樣性的特點,而學習時間短暫,美術教育教學注重的是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lián)系。根據美術教材內容中注重感性的積累和體驗,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注重藝術能力發(fā)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過程。杜威指出“教育必須從心理上探索兒童的能量、興趣和習慣開始。它的每一方面,都必須參照這些加以掌握”。席勒更是將游戲作為人之為人的標志,“只有當人是完整意義上的人時,他才游戲,只有當人在游戲時,他才是完整的人”(席勒《審美教育書簡》第十五封信)。游戲因其自由的本性被視為人的存在方式。特別是在低年級美術教學中突出強調趣味性、游戲性、過程與參與。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