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水害是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五大災害之一,隨著開采深度的不斷加大,煤礦的水害威脅越來越嚴重,曾多次發生重特大突水淹井事故,尤其近幾年來,全國相繼發生了多起特別重大水害事故,XX年3月28日,山西省王家嶺煤礦發生重大透水事故,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為認真吸取事故教訓,從分析水害事故發生的原因入手,并針對事故原因提出對策措施。
一、煤礦水害事故發生的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對礦井水文地質條件了解不清、盲目開采。一些礦井在水文地質條件沒有查明的情況下,盲目開采,引發透水事故。
2.在水體下采煤防治措施不落實。一些煤礦違反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在防隔水煤柱中進行采掘活動;有些在水體下開采急傾斜煤層的煤礦,未按三下采煤的規定進行試采,超強度開采,煤層連續冒落,導致透水事故。
3.超層越界開采,破壞防、隔水煤柱。部分鄉鎮煤礦經過多年的開采,資源基本枯竭,為維持生產,違法超(深)層越界開采甚至開采防、隔水煤柱,由于不清楚相鄰礦井的地質資料,也不進行探放水,盲目進入積水老空區,發生突水;還有一些礦井,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弄虛作假,將井下超層越界開采區域和存在水患的采掘工作面進行封閉偽裝,掩蓋真實采掘活動,逃避監管。
4.防治水技術力量及從業人員相關知識匱乏。多數老空透水在事故發生前,均有明顯的透水預兆,但由于煤礦地質和水文地質人員缺乏,礦井沒有防治水害的專業知識,不能識別明顯的透水預兆,使本可避免的重特大透水事故在同一地區或不同地區重復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