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聯系生活實際及個人經歷,理解詩歌的主旨。
模仿課文的寫法,寫短小的詩句。
樹立為遠大的理想而奮斗的信念。
教學重難點
朗讀訓練,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詩歌的結構,理解詩歌的主旨,賞析詩歌的語言。
教學方法
朗讀教學法。
板書設計
脈絡:
總----第l節,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
分----2、3兩節 “理想的歷史意義”;
4、5、6、7節 “理想的人格意義”;
8、9、10、11節 “理想的人生意義”。
總----第12節,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里,我們研討過現代詩《在山的那邊》。詩人在詩歌中寫道:“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個人就會不畏勞苦地向著一個目標前進。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為什么要有理想?我們應當樹立什么樣的理想?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著名詩人流沙河的哲理詩《理想》,同樣會“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2、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勛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中國作協理事、四川作協副主席。作品出版20種。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教師范讀
2、 正音、正字
蛻 饑寒 離亂 綴連 遠行 倔強 洗濯 玷污 怨恨 扒竊 詛咒 濃陰 海天相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