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社會實踐報告 篇1
有這樣一段記憶,雕刻在心、無法磨滅;有這樣一段征程,充滿艱辛、風雨無阻;有這樣一群老人,矢志不渝、奉獻不止。為了緬懷革命先輩、傳承革命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6月28日,校學生會實踐團一行12人在劉嘉老師的帶領下從浙江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文樓前出發(fā),奔赴湖州槐坎,開啟了為期三天的“重走革命之路 追尋紅色記憶”社會實踐活動。
讀不完的歷史
6月28日中午,校學生會暑期“三下鄉(xiāng)”實踐團順利到達了湖州市長興縣槐坎鄉(xiāng)溫塘村。下午2點,實踐團首先前往槐坎鄉(xiāng)江南紅村蘇浙新四軍紀念館進行參觀。到達紀念館的時候,隊員們感受著革命的氣息,經過講解員的講解,知道了粟裕將軍在革命戰(zhàn)役中發(fā)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在革命戰(zhàn)役中,長興縣一共有104位戰(zhàn)士奮勇抗戰(zhàn),而現如今僅剩下兩名幸存者,這兩位老人現在都有102歲的高齡。隨后,調研團面對黨旗進行了莊重宣誓,并在粟裕將軍墓前進行了深沉的哀悼與懷念。
紀念館里的記錄,讓隊員們學習到了當年革命先輩堅韌不屈、勇于奉獻的精神,也更加清晰的明白我們身上肩負的重任。我們需要堅定不移地沿著革命的道路,繼承時代賦予我們的莊嚴使命。
踏不盡的征程
6月29日早上午,校學生會實踐團繼續(xù)探尋紅色革命路程。隊員們從住所出發(fā),路經槐坎鄉(xiāng)老汽車站、新槐村、東風村、仰峰村,歷時2個半小時到達新四軍革命舊址——新四軍司令部。在當地村委的帶領下,隊員們進入了原本封存的司令部舊址,參觀了粟裕將軍在革命期間的住所,里面包括了粟裕將軍的辦公室、住房、機關內部的醫(yī)療所及紡織坊,并且根據當地村民提供的信息,知道這所住所也是粟裕將軍兒子粟戎的出生地。繼續(xù)往里走,到達新四軍的供給部、政治部和辦公室三大舊址。里面的每個房間都還存放著當時新四軍所使用過的工具,這一件件老舊的工具,證明著當年新四軍在這里為百姓做過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