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文明城市活動由來已久。從1984年中央“五四三”活動指導委員會(中央文明委的前身)推廣福建省XX市創建文明城市的經驗發端,至今已有23年。1996年,中央xx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xx年前,要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城市。1999年、xx年,中央文明委分別評選表彰了兩批“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區)”,XX市是首批53個城市之一。xx年,中央文明委正式部署考評命名首批“全國文明城市”,并明確規定,申報對象必須是前兩批“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區)”。
在此背景下,XX市確立了“高點定位、自我加壓、奮力拼搏,努力爭創全省、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于xx年正式申報,并于xx年10月首批被命名。其經驗和做法給了我們以下幾個方面的啟示:
一、在指導思想上,要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多年來,XX市堅持以黨的xx大精神和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注重教育引導干部群眾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其主要方式,一是選準主題,旗幟鮮明地加強正面灌輸。早自1990年始,就堅持每年集中三個月時間,在全市分農村、機關、企業、學校、社區五個層面,采取舉辦培訓班、邀請專家學者開辦專題講座、組織優秀黨課下基層等形式,有針對性地組織集中教育活動。二是強化對比引導,更新發展觀念。針對干部群眾中一定程度存在的“自滿自足自負”和“畏首畏尾畏難”情緒,選擇了全國14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省17個市及周邊城市三個座標,分1980年、1999年和以來三個階段,對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進行對比,使干部群眾清晰地看到,改革開放的前12年,煙臺在全國14個首批開放城市中的發展位次穩中有進,而期間,17項主要經濟指標有11項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通過比較,干部群眾普遍認識到: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認識不到危機是最大的危機。進而增強了“不進則退、小進也是退”的憂患意識,形成了破滿破難、奮力趕超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