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導(dǎo)游詞 篇1
堯廟始建于西晉,距今有1700多年歷史。舊址在汾河以西,,西晉元康年間遷至汾河?xùn)|岸,唐高宗李治顯慶三年(658年),廟址由府城西南遷至城南現(xiàn)址。堯廟是一座集納豐富歷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國祖廟,俗稱三圣廟,是專門紀(jì)念堯、舜、禹三位先祖的廟宇。堯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平陽,劃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平陽成為華夏文明最早的發(fā)祥地之一,素有華夏第一都之稱。
龍鳳之脈
堯?qū)m甬道中間由龍鳳圖案刻制的中軸線叫“龍鳳之脈”,從大門開始一直通到廣運(yùn)殿,長達(dá)300米。龍和鳳均為堯時期的圖騰,也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標(biāo)志,這里的龍鳳之脈就是最吉祥的龍鳳通道。
文物雕塑
陳列于堯?qū)m甬道兩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遺址的,700年前我們祖先的生產(chǎn)方式,其中包括生產(chǎn)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禮儀用品和樂器等。這些文物石雕生動地展示了堯時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堯廟更具有歷史實(shí)證和文化內(nèi)涵。
儀門
“儀門”就是禮儀之門。古時拜謁和祭祀帝堯的帝王君臣及平民百姓,凡到此處,必須“整冠彈塵,端莊儀表”,然后恭恭敬敬的嚴(yán)肅前行。儀門門額上的“文明始祖”題詞,是對帝堯創(chuàng)始文明政治的最高。儀門背面題詞“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為堯殿題寫的門匾,意為堯的功德象日月光渾潤澤四方萬民。
五鳳樓
“五鳳樓”始建于唐乾封年間(公元666年),是堯廟宮內(nèi)歷盡滄桑劫難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時其的建筑風(fēng)格,為重檐歇山頂式,二層有邊梯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