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1
設計理念:
“厘米的認識”這節課是學生學習長度單位的第一節,對于幫助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節課,從兒童的認知心理出發,給學生留出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充分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獲取新知,通過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設計時,突出以下特點:
1、聯系生活實際,加強學生動手操作。
(皮亞杰)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從具體形象思維方式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同時伴有一定的直覺動作思維。本節課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借助動手操作這一直觀手段,來建立1厘米長度的表象,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測量和練習,到最后的開放練習,讓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
2、 建立表象,培養學生空間觀念。本節課,注重學生在腦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而建立這一表象的過程是讓學生不斷的感知、思考、測量、判斷、驗證的活動過程。通過先估計再測量,強化練習、加深表象逐步形成空間想象能力,增強空間觀念。
3、 注重合作探索,培養創新意識。本節課的主要知識,認識手中尺子的刻度線,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夠在尺子上找1厘米或幾厘米,然后由小組合作進行測量物體長度的練習。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此外,還注重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側面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學目標:
1、通過在生活中具體觀察,體會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