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意志——力量的源泉 篇1
教材: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思想政治一年級上冊第70-72頁
一、教材分析
1、本節課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
“意志”是在學生學習了善于調節情緒的基礎上,來學習意志品質。本節課主要講意志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為以后學習意志堅強的表現、作用和鍛煉堅強意志的方法奠定基礎,故意志的概念及主要特征是本章的重點內容。
2、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意志”品質共分四課時,這是第一課時,按照教學大綱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分為:
(1)認知目標:1)理解意志的概念 2)掌握意志的特征。
(2)技能目標:1)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 2)培養學生理解記憶能力。
(3)覺悟目標:對意志有一定的認識,自覺培養意志品質。
(4)行為目標:聯系生活實際,運用意志品質,提高生活,學習,勞動技能,從而不斷取得成功。
重點:意志的概念及其特征。
難點:意志、目的、動機等理論比較抽象、概括,學生難以完全理解。
二、教法分析
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發展思維能力是培養能力的核心原則。要從大量實例中,理解意志的概念,使學生體會到意志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和學習中;講解意志的特征時,要注意意志三個特征是密切相聯系的,層層遞進的,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
三、學法分析
教師先布置預習,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與教材,對意志有初步認識。對教材中所提到的人物生平、事跡,要講得生動、形象、感人,從而使學生對意志理解由抽象變為形象、具體,具有可感性、實在性。教師以問題為載體,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通過對比、討論、歸納、小結等方法探索新知識,及時肯定學生的點滴成績,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對培養意志樹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