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篇1
第三節: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教學目標: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通過調查實踐活動和資料分析,關注生物的生殖和發育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
一、 導入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有什么特點?與昆蟲類似的發育方式還有哪些代表?
二、新授
常見的兩棲類:青蛙、蟾蜍、大鯢、蠑螈等。
比較常見兩棲類的異同點。
相同:皮膚裸露
不同:青蛙、蟾蜍無尾:大鯢、蠑螈有尾。
㈠青蛙的生殖和發育
1.觀察圖
說說雌雄蛙區別,青蛙的發育過程是怎么樣的?
蛙與蟾蜍的卵有什么區別?
雄蛙:有鳴囊,有婚墊
雌蛙:略大
青蛙發育過程: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生活在水中 生活在陸地上
蛙卵團狀,蟾蜍卵帶狀。
想一想:雄蛙的鳴叫、雌雄蛙抱對各有什么意義?青蛙的發育過程與家蠶有什么異同?
鳴叫吸引異性,抱對使受精更加容易。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均有很大差異。
㈡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與環境
討論:⑴上述事例說明,環境的變化對兩棲動物的繁衍有什么影響?(干旱、沙漠化不利兩棲類生長。)
⑵某些地區出現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