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1、知道食鹽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響因素。
2、初步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和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變量控制法。
3、激發學生科學探索的興趣。
二、教具準備:天平一臺、燒杯一只、滴管一支、玻璃棒一根、藥匙2個、食鹽適量、冷熱水、鐘
一只(公用)。
三、教學過程:
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物質溶解性的一些知識,其實溶解這種自然現象,生活中隨處可見,大家能舉一寫例子嗎?
生:沖咖啡、沖奶粉、在菜里加鹽和味精……
師:大家舉了很多例子,那么,既然溶解現象在生活中這么普遍,我想,我們應該更進一步地來觀察它,比如物質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響因素。這一節課,就以食鹽為例,我們來探究一下溶解快慢和哪些因素有關。
[板書]科學探究:食鹽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響因素
師:科學探究我們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了,在第一章學習中,我們一起做過三個探究,那,大家來回憶一下,當時我們是怎樣來探究的,或者說探究的過程是怎么樣的?
生:提出問題 ,建立猜測和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收集事實與證據,檢驗假設,合作與交流[板書]
師:那么,我們就根據這個步驟,來探究“食鹽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響因素”。首先,我們要學會根據探究的主題提出問題,針對今天的主題,同學們認為今天這個探究活動你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食鹽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響因素
《研究蒸發快慢與表面積的關系》實驗(精選2篇)
《研究蒸發快慢與表面積的關系》實驗 篇1
《蒸發》一節課中,在“研究蒸發快慢與表面積的關系”實驗中,表面積小的滴了一滴酒精,表面積大的滴了多滴酒精,導致得出“表面積越小,蒸發得越快”的錯誤結論,分析原因:學生沒有接觸過控制變量法,加上老師陳述實驗要求時有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根本不理解為什么要滴一滴,導致了這一現象的發生。下次上課時,要讓學生先設計一下實驗步驟,不管他們是否設計得出來,目的只是為了體驗“控制變量法”的實驗思想,我準備在下節課中予以調整。
《研究蒸發快慢與表面積的關系》實驗 篇2《蒸發》一節課中,在“研究蒸發快慢與表面積的關系”實驗中,表面積小的滴了一滴酒精,表面積大的滴了多滴酒精,導致得出“表面積越小,蒸發得越快”的錯誤結論,分析原因:學生沒有接觸過控制變量法,加上老師陳述實驗要求時有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根本不理解為什么要滴一滴,導致了這一現象的發生。下次上課時,要讓學生先設計一下實驗步驟,不管他們是否設計得出來,目的只是為了體驗“控制變量法”的實驗思想,我準備在下節課中予以調整
化學反應快慢
第二節 化學反應的快慢學案
學習目標:
1、學會描述化學反應速率以及其表示方法,學會用化學反應速率進行簡單的計算。
2、認識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并應用化學反應速率說明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對影響速率的因素的探究,初步體會半定量實驗方案的設計
本節知識框架:
主動學習:
一、化學反應的快慢
學點一、化學反應速率:(閱讀教材p40,回答下列問題)
1、定義:
2、表達式:
(用v表示化學反應速率,△c表示濃度的變化量,△t表示時間的變化量)
3、推斷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練習]:
1、在一個容器里,某氣體反應物a的濃度為1.6mol/l,5min后測得這種氣體反應物a的濃度為1.4mol/l,則用反應物a表示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為
第二節 運動的快慢(3)
第二節 運動的快慢(3)素質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2、過程與方法體驗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認識速度概念在實際中的意義。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教學重點速度的物理意義及速度公式教學難點1、 建立速度的概念2、 “頻閃攝影“研究物體運動的方法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在實際生活中,物體運動的快慢是人們關心的問題。如:在田徑運動會短跑比賽中,人們最關心的是誰得冠軍;人們外出旅行時,總是希望選擇便捷的交通工具盡快到達目的地;軍事上總是希望導彈、作戰飛機能夠飛得快些…… 。問題:如何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二、速度1、 比較物體快慢的兩種方法。(1) 在游泳比賽中,觀眾和裁判比較運動員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問題:請同學們說說看,觀眾用什么方法比較運動員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較運動員游得快慢?學生交流討論后回答。(觀眾的方法是:比賽中看誰游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誰先到達終點,用的時間短。)歸納:觀眾的方法實際上是:在相同時間內看物體運動路程的長短來比較快慢;裁判的方法實際上是:物體運動路程相同,看運動時間的長短比較快慢。(2)學生實驗:“比較紙片下落的快慢”。體驗兩種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取兩張16開紙,其中一張對折一次,另一張對折兩次,為了使紙片平穩下落,可將紙片的兩端向上疊起一部分,讓它們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猜一猜):哪一張紙片下落的較快?(試一試):結果與你的猜測一致嗎?(議一議):怎樣比較紙片運動的快慢?還有其他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嗎?(3)再舉例讓學生討論:一位同學百米跑用了12s,而一萬米跑世界冠軍的成績大約是28min,怎樣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啟發:有兩個小球各自的運動的快慢都不變,其中一個小球沿直線運動30m,用了1min;另一個小球沿直線運動40m用了50s。圖11-2-1是兩個小球運動在某一段時間內的運動情況。兩個小球運動的時間、通過的路程都不相等,由圖11-2-1,你能否判斷哪一球運動得更快?(由圖可以看出在每1s的時間內,率二個小球通過的路程長,可以確定第二個小球運動更快。)學生受到啟發:在運動的時間、通過的路程都不相等情況下,每一個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長的物體運動得快。這樣就將問題轉化為在時間相等的情況下進行比較。2、在物理學中物體運動快慢的描述以人們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實踐為基礎,在物理學中用速度表示物體運動快慢,在相同的時間內,物體經過的時間越長,它的速度就越快;物體經過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快。由前面的計算知道,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可用公式:v=s/t表示。介紹公式中符號的意義和單位:s----路程-----米(m) t------時間------秒(s) v------ 速度------米每秒(m/s或m.s-1)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在交通運輸中還常用千米每小時做單位,符號是km/h或km.h-1。 1m/s=3.6km/h 1km/h=1/3.6m/s=0.28m/s3、閱讀課文第23頁中所給出的一些物體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體運動的速度(說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速度,也叫環繞速度。)4、速度計算(1) 學生閱讀課文第23頁例題,理解題意,根據速度公式計算運動員和摩托車速度。(2) 學生閱讀課文第24頁例題,分析題意:北京到上海的鐵路線長度和火車運營速度求火車從北京到上海運行時間,可以用公式v=s/t求解,將公式v=s/t變形得到t=s/v,將數據代入求解。三、“頻閃攝影”------研究物體運動的方法四、勻速直線運動1、 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第25頁的內容:(1) 物體怎樣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2) 物體怎樣的運動叫做變速運動?(3) 怎樣粗略地描述物體的變速運動?(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因此,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速度應該是一個定值,與路程的大小和時間的長短無關,所以不能將v=s/t理解為v與 s成正比,與t成反比。)2、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小結:變速運動可以用v=s/t來計算,s是物體通過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體通過這一段路程所用的時間,求出的v就是物體通過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3、 計算生活中的平均速度(1) 學生嘗試說明列車時刻表。(2) 根據列車時刻表查詢從襄樊到丹江的行程、運行時間。計算列車從襄樊到丹江運行的平均速度。(3) 查列車時刻表計算列車從朱坡到老河口行程、運行時間。計算列車從朱坡到老河口運行的平均速度。五、指導學生課后閱讀科學世界<<時間放大鏡>>達標自查1、速度是用來表示物體 的物理量。2、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1min內通過的路程是 120m,則它的速度為 m/s,其物理意義為 。3、一個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4s內通過的路程是 20m,則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80m/s b、10 m/s c、5 m/s d、無法判斷4、善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運動的速度v越大,通過的路程s越長b、 物體運動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時間t越少c、 物體運動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d、 物體v由s/t決定,但與s、t的大小無關5、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順序是( )(1)運行中的火車的速度是72km/h (2)高速公路上飛馳的轎車的速度是1.8km/min (3)草原上狂奔的獵豹的速度是28m/sa、(1) (2) (3) b、(3 ) (2) (1) c、 (2) (3) (1) d、(1) (3) (2)6、一輛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在第1h內通過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內通過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內通過的路程還是80km,小華說該汽車在這3h內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小明則認為汽車在這3h內不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他們誰說得對?談談你的看法。能力提高7、小明跟爸爸坐火車去旅游,為了測定火車行駛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從聽到車輪與鋼軌連接處發生第一次碰撞起計數,結果在1min內聽到了25次碰擊聲,爸爸告訴小明鋼軌每一根長25 m ,則這段時間內火車行駛的速度是多大?8、一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在前5s內通過的路程是10 m,在接下來的10s內通過的路程是25m,在最后5s內通過的路程是16m。(1)分別求出它在前5s,最后5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3) 通過你的計算結果說明,為什么說到平均速度必須指明是在哪一段時間或哪一段路程的。
《研究蒸發快慢與表面積的關系》實驗的反思
《蒸發》一節課中,在“研究蒸發快慢與表面積的關系”實驗中,表面積小的滴了一滴酒精,表面積大的滴了多滴酒精,導致得出“表面積越小,蒸發得越快”的錯誤結論,分析原因:學生沒有接觸過控制變量法,加上老師陳述實驗要求時有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根本不理解為什么要滴一滴,導致了這一現象的發生。下次上課時,要讓學生先設計一下實驗步驟,不管他們是否設計得出來,目的只是為了體驗“控制變量法”的實驗思想,我準備在下節課中予以調整
《研究蒸發快慢與表面積的關系》實驗
《蒸發》一節課中,在“研究蒸發快慢與表面積的關系”實驗中,表面積小的滴了一滴酒精,表面積大的滴了多滴酒精,導致得出“表面積越小,蒸發得越快”的錯誤結論,分析原因:學生沒有接觸過控制變量法,加上老師陳述實驗要求時有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根本不理解為什么要滴一滴,導致了這一現象的發生。下次上課時,要讓學生先設計一下實驗步驟,不管他們是否設計得出來,目的只是為了體驗“控制變量法”的實驗思想,我準備在下節課中予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