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教學設計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88
《恐龍》教學設計(李偉忠)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恐龍的類型及特點。
3.學習課文介紹恐龍的方法。
4、激發學生探索恐龍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讀中理解恐龍的類型很多,形態千奇百怪。了解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等說明事物的方法。難點:用上述幾種說明方法,仿說自己喜歡的一種恐龍的外形。
教具準備
課件一套,雷龍等圖片一套。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同學們,這堂課我們繼續來研究恐龍。(師板書:恐龍)
2、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那兩億多年前……請看――(播放恐龍片斷)
3、課文中也給大家帶來好幾種恐龍。請大家拿出課文,自由讀讀文章的二、三小節。
二、 整體感知
1、課文中寫了哪些恐龍?根據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貼上雷龍等。
三、 樣本分析
1、這就是雷龍(打出圖片)
2、誰來讀讀課文內容?
3、指名學生讀
4、雷龍給你的第一感受、第一印象是什么?(大)
5、誰再來讀讀,讓我們感受感受雷龍的大?
6、課文把雷龍與什么作比較?(板書:作比較)
7、引讀:“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
8、多媒體:天平圖
9、引讀:“它每踏下一步……”
10、這里,把雷龍每踏一步的聲響比作――
11、板書:打比方
12、總結:作者通過“作比較”“打比方”,還有“列數字”(板書)的方法,把雷龍寫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