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春天》音樂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渴望春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音版《音樂》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春之聲”的一首歌曲。這首歌曲是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創作的一首抒情歌曲,深受兒童的喜愛;以兒童純真的稚氣,活潑的語言,表達了孩子們渴望滿目春色、繁花盛開、小鳥齊鳴的春天到來時的心情;歌曲采用D大調,6/8拍子,歌曲的結構為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與級進音調進行的旋律為基礎,配合著活潑、跳躍的6/8節拍,流暢清晰、優美洗練、充滿著青春的活力,表現了少年兒童渴望春天到來的愉悅心情。
二、教學設計思路
以“感受春天(創設情景)——體驗春天(歌唱春天)——表現春天”為主線展開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學唱歌曲《渴望春天》的興趣,同時引導學生從整體感受、體驗音樂的優美、流暢,演唱抒情、愉悅的特點,體驗并將自己融入春天的懷抱中。
三、教學目標
1、能夠從以“春”為主題的音樂作品中感受、體驗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快樂,樂于參與表現創造“春”的音樂活動。
2、能夠用甜美、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嘗試用聲音、速度、力度的變化表現贊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知道莫扎特在音樂上的主要貢獻。認識變音記號和倚音。
四、教學重點:
感受和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及風格,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教學難點:
歌曲情感的表現。
六、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欣賞法、合作學習法
七、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