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好朋友糊涂博士前不久發明了一臺克隆機器,十分神奇,因為它可以克隆人。一天糊涂博士請爸爸去喝酒,我也跟去了。望著那臺能復制人的機器,我心頭癢癢的。在我的再三懇求下,糊涂博士剪下我的一縷頭發,放進克隆機中,半個小時后,另一個“我”誕生了,望著面前和我一模一樣的人,我開心得只知道傻笑。 從此,我覺得上學并不是一件苦惱的事:自己不喜歡的課程,就讓另一個“我”去代上;自己喜歡的課程,就由自己去上;因為我們倆長得一模一樣,所以別人并不知道誰是真正的我。布置的作業,也不像以前那樣做得慢,我們倆一個做語文,一個做數學,完成作業的時間節省了一半時間,萬事大吉,由于我們的字跡完全相同,別人看不出有什么異樣。 漸漸地,我發現煩惱越來越多:星期天我去公園了,舅舅來到我家,給了另一個“我”100元壓歲錢,另一個“我”不但沒有對我說,還在一天之內全花光了;一天我出去打電游,另一個“我”隨爸爸媽媽出去吃“肯德雞”,回來一句話也沒有說…… 終于,我們之間的矛盾激化了,這天學校公布星期二要看電影,另一個“我”也嚷著要去,我不答應,因為全班只安排了每個人的座位,沒有準備多余的座位。于是,我們便以“石頭、剪子、布”的猜拳方法決定誰去看電影,可是我們猜了三個鐘頭也分不出勝負,于是,我們開始動手動腳了,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們都被打得鼻青臉腫,送往醫院…… 我很苦惱:為什么要克隆出另一個自己來呀?
克隆自己
科學發展,使克隆技術逐漸成熟起來。“克隆”這個詞經電臺、電視臺、報刊雜志的傳播,對我們小學生已耳濡目染。這不,我連做夢都在想克隆自己。
我要克隆一個我--劉宇盛。自從擔任了學校少先隊大隊長以后,覺得自己的工作更忙了。我要叫克隆的劉宇盛去幫我做好少先隊的工作。如大隊部隊室的布置,我要叫她布置得漂漂亮亮,設計出一個全市一流的隊室;我要叫她專注地去設計一個大隊部活動方案,讓全街道、不,全縣、全市的少先隊輔導員都來我校觀摩。
我要克隆一個我--劉宇盛。因為我是班級中的一班之長。當干部時間并不長,只有五年。干出了一點成績:
年年被評為先進班級。老師夸我是他的得力助手。可我覺得太累,我要叫克隆的劉宇盛為我去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如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量化考核,班長在晨間談話課中的每周值周小結,主持好班隊活動等,讓克隆的我為我去完成。
我要克隆一個我--劉宇盛。因為我是學校的田徑運動員,又是乒乓球隊的種子選手。當我站在領獎臺上接過金燦燦的獎狀的時候,我熱淚盈眶。因為我知道,這獎狀中凝結著我多少汗水:田徑場上,一圈又一圈的強化訓練,內衣、褲汗濕了,腿腳酸痛了,鞋底磨穿了……堅持著,到比賽的那一天就會有終點。終點的獎牌仿佛在向我招手……
我要克隆一個我--劉宇盛,并不因為我懶,而是我想讓克隆劉宇盛幫我追回那流逝的空間。我要在這空間里,拿起書本,盡情地讀幾本我想讀的好書,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
克隆自己
自從我學會了克隆之后,我首先克隆了我自己。過了幾天之后,克隆的我和我長得一摸一樣,就是思維、情緒不一樣。克隆出后,我就讓她去上學,我在家里休息,可有一天,我休息夠了,我就把她叫回來,我去上學。當放學回家后,一切都變了。
我回家后,看到她正在和爸爸聊天,我過去一聽可把我氣壞了,他們正在聊克隆人的事。只聽她說:“爸爸放寒假了,我的克隆人就要回來了,克隆人回來以后,你們不要驚動克隆人,他一進門就會說爸爸媽媽我回來了,你們不要信她,她會說自己是你們的孩子,你們也不要驚動她,要先看看她手上有沒有紅記,如果有就是。”爸爸點了點頭說:“好。”
我打開門大步地走進去,只見她們對我很好。我吃過飯后,我就睡到了我的小床上。在睡之前,我還認真的檢查了一遍我手上是否有紅記。我心想:要是她們明天看了我手上沒有紅記,就會真相大白了。可我哪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晚上,在我睡著的時候,她偷偷的溜進我的房間,在我手上做了一個紅記。第二天早上,我醒來的時候,爸爸媽媽早在我身旁,對了還有她那個克隆人。爸爸媽媽看到后,我就大聲的解釋我不是克隆人,她才是克隆人。
可是爸爸媽媽說:“你怎么可能是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孩子是她,她是最乖的、最聽話的。”然后拿起電話,打給了克隆人消失所。克隆人消失所的人很快就來了,他們用一個會發彩色光的手電筒照我,可找了半天也沒有反應。后來,我一把把手電筒給搶了過來,用手電筒對著她說了一句拜拜,然后打開燈,隨著一聲慘叫,克隆人消失在了我的眼前,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不見了。見此情此景,媽媽終于醒悟過來,一下子把我抱住,對我說:“對不起!是我忽視了你!……”這次克隆人不見了,我真高興,原來只是虛驚一場啊!
克隆自己
克隆自己
現在,科技十分發達。我克隆了一個自己,來為我做事。
清晨,她背著書包為我上學。而我,偷偷吃完早餐溜出去玩。中午,我們倆同時回家吃午飯。晚上,我們倆同時回家吃晚飯。吃完晚飯,她幫我做作業。這樣的日子過得太輕松了!每天都是克隆的我幫我上學、做作業。
可是,克隆的我也給我帶來了煩惱。一天,媽媽削了個蘋果喊我去拿。那時,我正在床上玩著毛絨玩具。于是,我先應了一聲:“好的,媽媽,我馬上來拿!”這時,克隆的我站了起來去拿蘋果,我還以為她是幫我拿的,就繼續趴在床上玩。沒料到,克隆的我竟大口大口地吃著蘋果走進了房間。我火冒三丈:“你怎么自己吃著蘋果?媽媽給我吃的!”只見克隆的我慢聲細語的說:“小姐,我也叫石可欣。還有,我一天到晚的幫你上學、做作業,難道,你連一個蘋果都不讓我吃?”“你,你……”我理屈詞窮。
克隆自己
克隆自己
六年級 汪雪
現在,科技發展真是太快了,只要用一個細胞,就能克隆出一個一模一樣的東西來,多好啊。
哈哈,不瞞大家說,我也學會了克隆技術,克隆什么呢,唉自己現在太忙了,不如克隆幾個自己吧。
說做就做,我取出自己身上的一個細胞,在實驗室進行培育,不久多個好就誕生了。
一個我在學校里認真學習,一個我在家里睡覺,一個我在國外旅游,一個我在家里幫助父母干活,一個我在實驗里搞研究……這樣我就輕松多了,多好。
出現了太多的我,幾周下來,可真是麻煩不斷。父母親喊我的名字,大家都答應;吃好吃的,大家都去搶……父母親分不清哪個才是真正的我,只得細心照料所有的我,父母為我們操心,可累壞了身體,給爸爸媽媽帶來了負擔。
克隆自己
科學發展,使克隆技術逐漸成熟起來。“克隆”這個詞經電臺、電視臺、報刊雜志的傳播,對我們小學生已耳濡目染。這不,我連做夢都在想克隆自己。
我要克隆一個我--馬潔瓊。自從擔任了學校少先隊大隊長以后,覺得自己的工作更忙了。我要叫克隆的馬潔瓊去幫我做好少先隊的工作。如大隊部隊室的布置,我要叫她布置得漂漂亮亮,設計出一個全市一流的隊室;我要叫她專注地去設計一個大隊部活動方案,讓全街道、不,全縣、全市的少先隊輔導員都來我校觀摩。
我要克隆一個我--馬潔瓊。因為我是班級中的一班之長。當干部時間并不長,只有五年。干出了一點成績:年年被評為先進班級。老師夸我是他的得力助手。可我覺得太累,我要叫克隆的馬潔瓊為我去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如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量化考核,班長在晨間談話課中的每周值周小結,主持好班隊活動等,讓克隆的我為我去完成。
我要克隆一個我--馬潔瓊。因為我是學校的田徑運動員,又是乒乓球隊的種子選手。當我站在領獎臺上接過金燦燦的獎狀的時候,我熱淚盈眶。因為我知道,這獎狀中凝結著我多少汗水:田徑場上,一圈又一圈的強化訓練,內衣、褲汗濕了,腿腳酸痛了,鞋底磨穿了……堅持著,到比賽的那一天就會有終點。終點的獎牌仿佛在向我招手……
我要克隆一個我--馬潔瓊,并不因為我懶,而是我想讓克隆馬潔瓊幫我追回那流逝的空間。我要在這空間里,拿起書本,盡情地讀幾本我想讀的好書,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
我企盼著,我的幻想能實現。克隆馬潔瓊定能為我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