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一幅諷刺漫畫,這幅漫畫令我感觸極深。
它所描繪的是這樣的畫面: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與她的媽媽坐在一張餐桌前吃魚,媽媽將魚頭夾入自己的碗里,卻把大塊美味的魚肉全部夾給了兒子吃,兒子高興地張開大嘴巴高興地把魚肉吃光了,媽媽卻把魚頭送進了嘴里。三十年后,六十歲的媽媽與三十幾歲的兒子又坐在餐桌前吃魚,兒子滿面笑容地把魚頭夾給了頭發(fā)花白的媽媽吃,卻將最好吃的魚肉留給了自己吃。媽媽望著那塊魚頭,深深地皺起了眉頭。
看了這幅漫畫,我禁不住為媽媽對兒子的愛而感動,又為兒子的自私而憤慨。兒子小時候不理解媽媽為什么喜歡吃魚頭,可是他成人后應(yīng)該明白和理解媽媽了!但他卻根深蒂固地認(rèn)為自已理所應(yīng)當(dāng)吃好吃的魚肉,媽媽就應(yīng)該吃難吃的魚頭。再來看看媽媽,兒子小時候正在長身體,媽媽總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兒子,看著兒子大口地吃著魚肉,心里也一定是十分地開心,雖然吃著魚頭,卻是心滿意足,這是一種多么無私的母愛啊!但年老的媽媽皺著眉頭的表情卻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上——媽媽不但是在為難吃的魚頭皺眉,更是在為兒子的自私和不孝順皺眉呀!
從古至今,孝敬父母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父母是生我們養(yǎng)我們的人,是我們特殊的朋友。父母養(yǎng)育我們,卻不求回報。一個人不能覺得父母把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是天經(jīng)地義,我們應(yīng)當(dāng)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更何況是最愛我們的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