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臺
“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周杰倫這首“菊花臺”勾起我對真菊花臺的回憶。
7歲時,我隨父母一起回到了老家。在家門口,我看見一個課桌大的小臺,臺中種著幾株菊花。起風了,微風中,幾朵菊花似乎在向我招手,給我跳舞,使我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幾朵菊花。
當時正值秋天,幾株菊花已經開了。粉紅的“貴妃醉酒”,淺綠的綠松針,紫紅的玻璃菊,色彩稀少卻鮮明,形狀不多但美麗,我偷偷摘下幾朵菊花,迅速插進了衣兜。因為我真的是深深地喜歡上了這幾株樸素而艷麗
菊花臺
“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周杰倫這首“菊花臺”勾起我對真菊花臺的回憶。
7歲時,我隨父母一起回到了老家。在家門口,我看見一個課桌大的小臺,臺中種著幾株菊花。起風了,微風中,幾朵菊花似乎在向我招手,給我跳舞,使我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幾朵菊花。
當時正值秋天,幾株菊花已經開了。粉紅的“貴妃醉酒”,淺綠的綠松針,紫紅的玻璃菊,色彩稀少卻鮮明,形狀不多但美麗,我偷偷摘下幾朵菊花,迅速插進了衣兜。因為我真的是深深地喜歡上了這幾株樸素而艷麗
葉子被風卷起,緩緩下落,飄零的舞姿,眩暈的曲線,一切都出現得那么措不及防。獨自踏在前行的路上,那一束風掠過我的臉頰,那么一絲微痛,卻在心頭刻下蕭然之痕。盡管我不愿承認,可它,卻終于來了,來得那么無聲無息,卻將一切掠奪一空。
一切全都裸露出來,我們又能怎樣呢?僅可望著南飛雁劃過的曲線而抒發人去樓空之傷,亦或拈來那飄零的落葉而感韶華之易逝;還又看這滿目蕭然獨發懷舊和傷今。
來到一座山前,想找回一點夕日的余輝,可是我還是來晚了,從山頭到山腰掛滿了金黃,山腳被炸禿的石上,還可瞅見幾朵那一簇簇,一叢叢泛黃的笑容,
咒封在山上,肅殺在風中。
菊花燦爛的傷,你的笑容已泛黃。花已向晚,飄落了燦爛,凋謝的世道上,命運不堪。菊花卻為何這般燦爛地開。要是嘲笑世間萬物亦或嘩眾取寵以便可以繼續生存,但無論是何因,都會引起人的情殤,勾勒出內心的憂傷。為何只有你能夠生存,只有你依然留有笑容。我無語,只是被多白幾眼罷了。
攜著一盞離愁,提著一壺漂泊就沿著石階而上,那石階卻仍還是青石色的,不曾有何變化,一眼無垠,一掩無吟。徒留我孤單在山中成雙,一塊塊的青石階,一簇簇的菊花臺。這又憑添我內心一絲憂愁,淡淡地凝聚。
我仍舊往上走著,菊花卻笑得更加燦爛。它們似乎只為自己而生活,只為欣賞它們的人而綻放,但我看來只不過是自己無聊又無奈的一種表現吧。一叢菊花生長在一塊石階上,三朵朝上,兩朵向下,幾片綠葉相伴,好像花與葉已融為一體,并不沖突,也無矛盾,無需為那無所謂陽光和土地而爭奪而傷害同類。這是花與花的和諧,花與葉的融合。顯然生長在石中花營養不良,沒有粗株大朵,但纖細的頸上依然燦爛著笑容,瘦弱淡綠的葉子仍舊展開雙臂。于是無不禁有些感嘆,但又認為這只不過是它們做作的一種形式吧。
當清爽的秋風將天空吹向更高遠,當陌生的孩子望斷最后一只南飛雁,當枝上的綠葉換上橙黃,當一點點微酸已著枝,便又到了菊花飄香的時節。
菊之淡
“哐當、哐當……”聽見那清脆的打鐵聲了嗎?清風拂抑、強健的肌肉散發出生命的氣息,熊熊的烈火陶冶著高尚的情操,稽康,這個時代的英雄,一帶才子,就在這兒過著鐵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樣,你也對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勸他入仕嗎?是否忘了《與山濤絕交書》?那鏗鏘的言辭已經向所有人宣告他對仕途的不屑,就讓他做他自己吧,讓“竹林七賢”永遠過著“鄴下放歌”、“竹林飲酒”、“曲水流觴”、“南山采菊”的是生活,不要讓世俗的穢氣覆蓋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菊之傲
是否還能記起那個歲楚國相位持竿不顧、依然決定“曳尾于途中”的莊子?這個“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擁有舉世的才華,然而卻不曾向權勢顯貴屈服,一生過著清貧飄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勸他入世,期望他能為祖國為社會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業。是的,所有人希望如此。然而,莊子他自為自己就是一棵樹、一棵捍衛心靈月亮的樹,如果你硬要將他拔起,種在污穢的社會泥土里,他將立刻枯萎死亡,就讓他永遠地做一棵樹吧,他身邊會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著他。
菊之殤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對滔滔江水,面對彼岸的鄉親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淚濕衣襟,江水已隨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懷,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還是投身烏江,“死亦為鬼雄”?如果你正在項王身邊,是否會勸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呢?江東父老們也期望項王忍辱負重,說不定歷史就會為此改寫,然而項王最終選擇投江而死,他認為應該死得有尊嚴,他認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態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一聲悠揚中帶著淡淡憂傷的旋律像從遠處飄來
琴弦清扣,音樂的抒情掩蓋不住那淡淡的憂愁,也掩飾不住作者那多情易碎的心,自然明了卻愁中泛苦。
它是悠揚,但卻是人心頭重重;它是輕柔,但卻使人心酸眉皺;他是淡淡的憂傷,但卻是人沉溺在一個淚眼婆娑的柔弱女子的世界里。它是恬靜中的傷,是絕望中的痛,是閣樓上的冰冷,是心中的空洞,是漫漫長夜凝結成的霜,讓人憐惜,令人心碎,使人心顫,如落花滿天飛,似秋葉悄然落。不是青花瓷,不像蘭亭序,是柔弱中帶傷的淚光,是滿是過往的月亮——《菊花臺》
雨輕輕彈,心悄悄碎,我永遠就這樣,無盡的守望。夢在遠方,你我終無緣,隨風飄散,滿心惆悵。你和她,我和你,那誰和我呢?當愛已成往事,落花有情,流水無意,當花落冷風吹,愛才見真偽。
金秋八月,花香飄溢,漫山遍野的菊花顯得格外耀眼,微風的吹拂下飄來陣陣清香,不由地勾起了那塵封往事,想起了我的奶奶。
奶奶喜愛秋,更喜愛點綴深秋的金黃色。她總是在菊花盛開的時節,一個人提著籃子去后山公路兩邊摘著金黃的野菊花,一朵朵的小心放在籃子里,臨近中午,他總會等著放學的我,笑呵呵的對我說:“孫,搭把手。”我總是喜歡這一老一小回家的感覺,前面是邁著蹣跚的步子拄著拐杖的奶奶,我“負重”蹦蹦跳跳的走在后面。
摘回家的菊花,總要經過漫長的等待。每天放學,我都要去二樓的曬臺,焦急地等到菊花失去鮮時的光澤,由金黃變得暗淡,淡到只剩下淡淡的香味。其實,天氣好的時候,也就幾天的工夫。那時,菊花便有用場。奶奶總是在早上吃飯的時候,取上幾片花瓣,再放上甜蜜的期待-----蜂糖,用剛燒好的水沖在大茶杯內,頓時一縷白煙升上來,隨著白煙的升騰,屋子飄來了沁人心脾的清香,淡淡的,甜甜的。
隨著哥哥一聲:“奶奶的降火仙茶成了。”我們幾個孫輩們便蜂擁而上。奶奶總是按照由小到大的順序一個個的發上一小杯,嘴里喃喃的,總是那句話:“喝好,不浪費……”后面的話已記不得了。
去年的秋天來得特別早,不知不覺菊花遍山野的美好時光已過。奶奶依舊獨自一人,去山野采摘菊花。那天,我像往常一樣到山坡上等待奶奶一起回家,遠遠地見奶奶一個人傻傻地對著菊花笑,我悄悄過去大叫一聲:“奶奶,你在笑什么?”奶奶一驚,輕輕地打在我的肩上,“小子,你沒看到菊花在對我笑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花,這種花一定可以給你帶來不同的享受。縱觀世界,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花種,但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花。有人喜歡迎風傲雪的梅花,有人喜歡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人喜歡艷麗晃眼的玫瑰,而我卻喜歡這普普通通的菊花。
菊花乃“花中四君”之一,它錯過了春暖花開的春天,錯過了綠意盎然的夏天,待到百花凋落的秋天,它迎風招展,展開美麗的花瓣。不管是風吹雨打還是各種災害,它依然挺著腰,有一種壯士的精神。
它也是多姿多彩的。它有著不同的品種,有白色的銀菊,黃色的甜菊等等。它還有不同的形狀,每一種形狀配上各式各樣的顏色,一點也不輸給玫瑰花。一陣風吹過菊花的香味,沁人心脾,全身特別精神。不僅如此,它還有很多的用處。它的花瓣供人觀賞,花莖可入藥,有清肺解火的功效,花蕊可用來釀酒,總的來說,菊花全身都是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