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機械的效率 篇1
第八章機械與人
福建晉江季延初級中學 賀樂平
第五節科學探究: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及三者間的關系;
(2)能區別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3)知道機械效率的定義;
(4)機械效率的表達式.理解機械效率總小于1;
(5)會用公式計算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6)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2、能力目標
(l)通過科學探究的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概括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實驗操作能力:包括組裝滑輪組,使用彈簧測力計及刻度尺等能力。
3、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熱情,加深理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培養學生團結合作,互相交流的素養。
二、實驗器材
學生分組實驗器材:刻度尺、鉤碼、彈簧秤、鐵架臺,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兩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一大一小)輪組成的滑輪組,長1米的細繩2根。
三、教學方式
引導探究式教學
教學過程
師生互動
教學目標
活動1
復習提問
一、回顧-----各種簡單機械
1、 省力費距離的機械;
2、 費力省距離的機械;
3、等臂杠桿。
1、使學生知道生活中常用的機械;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機械的結構;3、為導出“機械效率”作準備。
活動2
猜想
二、猜想----比較直接對鉤碼做功和使用機械對鉤碼做功的大小?
1、教師演示兩種做功形式并提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