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九寨溝》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七冊第九篇課文。文章以生動的筆觸,飽蘸著對祖國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繪了九寨溝奇麗美妙的自然景觀,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國的山水美景,折服于靈幻的異獸珍禽。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溝的地理位置和名稱的來歷。第三、四自然段如數家珍似的描寫了九寨溝奇麗原始的自然風光和那里的珍禽異獸。第五自然段回味總結,贊嘆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文章層次清楚,語句清新,辭藻華美,重墨濃情,易于朗讀和背誦。然而,九寨溝的美是說也說不完的,僅僅憑借書上的描寫,還不能真正讓人感受九寨攝人心魄的美,必須為學生創設一個研究的空間,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領略九寨的美。于是我設計了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流程,這利于學生打開思維,不拘形式地表達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動的內容。
二、學情分析
這篇文章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有很多華麗的詞藻,但是小學生不理解,就算理解了也不能想象,這時可以出示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但文章畢竟是文章,不能讓圖片或者視頻起主導作用,只是輔助,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語言的積累上也變得豐富具有個性了。他們易于打開思維,不拘形式地表達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動的內容,可以朗讀、可以歌唱、可以繪畫、可以介紹……更可貴的是,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起語文活動,從而達到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