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計算機間通信時對傳輸信息內容的理解、信息表示形式以及各種情況下的應答信號都必需進行一個共同的約定,我們稱為協議(protocol)。一般來說,協議要由如下三個要素組成: (1)語義(semantics)。涉及用于協調和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 (2)語法(syntax)。涉及數據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編碼及信號電平等! (3)定時(timing)。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協議本質上無非是一種網上交流的約定,由于聯網的計算機類型可以各不相同,各自使用的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也不盡相同,為了保持彼此之間實現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它們必須具有共同的語言,交流什么、怎樣交流及何時交流,都必須遵行某種互相都能夠接受的規則! 目前,全球最大的網絡是因特網(internet),它所采用的網絡協議是tcp/ip協議。它是因特網的核心技術。tcp/ip協議,具體的說就是傳輸控制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即tcp)和網際協議(internet protocol,即ip)。其中tcp協議用于負責網上信息的正確傳輸,而ip協議則是負責將信息從一處傳輸到另一處! tcp/ip協議本質上是一種采用分組交換技術的協議。其基本思想是把信息分割成一個個不超過一定大小的信息包來傳送。目的是:一方面可以避免單個用戶長時間地占用網絡線路;另一方面,可以在傳輸出錯時不必重新傳送全部信息,只需重傳出錯的信息包就行了。 tcp/ip協議組織信息傳輸的方式是一種4層的協議方式。下圖是一種簡化了的層次模型:應用層 telnet、ftp和e-mail等 傳輸層 tcp和udp 網絡層 ip、icmp和igmp 鏈路層 設備驅動程序及接口卡 圖tcp/ip協議層次簡化模型 模型中,最底層為tcp/ip的實現基礎,主要用于訪問具體局域網,如以大網等。中間兩層為tcp/ip協議,其中的udp為一種建立在ip協議基礎上的用戶數據協議(user data gram protocol,即udp)。最上層為建立在tcp/ip協議基礎上的一些服務:telnet(遠程登錄),允許某個用戶登錄到網上的其它計算機上(要求用戶必須擁有該機帳號),然后像使用自己的計算機一樣使用遠端計算機: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允許用戶在網上計算機之間傳送程序或文件;smtp(simple message transfer protocol,簡單郵件傳送協議),允許網上計算機之間互通信函;dns(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服務協議),用于將域名地址轉換成ip地址等。
計算機網絡知識點總結
iso分層下三層
· 物理層的功能:電壓水平,數據傳輸速率,最大傳輸距離,物理接口
· 網絡層協議有很多種,最常見的網絡層協議主要有ip,ipx,netbeui.netbeui是不可路由協議
· 傳輸層的基本功能:分段上層數據,建立端到端連接,將數據從一端主機傳送到另一端主機,保證數據傳輸穩定性
tcp/ip
· ip數據包如tcp包包含5個元素:協議號,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
· tcp/ip環境中端口共有65535個端口號,其中1024個端口號默認提供系統和一些經典應用層協議使用。
· tcp/ip特點:三次握手,差錯檢測,面向連接,速度慢,有順序號和確認號。upd速度快
· icmp種echo request由ping產生,主機可通過它檢測網絡的可達性,echo reply表示該節點可達。
· a類地址從1-126,1600個地址;b類地址128-191,65534個地址;c類192-223,254個地址。
· ipx特點:地址結構10個字節,接口的mac地址是邏輯地址的一部分;多種封裝格式;路由協議rip,服務廣告sap;netware客戶機通過gns請求服務器。
· ip報文結構:ip報文頭部中包含代表最小延遲,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等信息
· ip報文頭部identification字段用來唯一標示每一紛數據報文;通常ip報文頭部為20字節長。
· 當路由器接到的ip報文的mtu大于該路由器的最大mtu時,會丟棄該分組。
第42課 神奇的計算機網絡
[教學目的與要求]
(1)初步理解什么是計算機網絡。
(2)能夠區分局域網和廣域網的不同,能初步理解局域網和廣域網。
(3)能過學習電子郵件和網絡信息共享能夠對網絡有一個感性認識,同時對于 internet有一個感性認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網絡的概念及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投影儀或多媒體網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從我們剛開始學習計算機到今天,我們已經把計算機的許多知識和許多應用軟件都學進我們大腦的“存儲器”?稍诮裉,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計算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所有的計算機都是一體的,任何一個計算機都不是孤立的,它們可以相互的交換資料、傳遞信息、共享文件,把原本遙遠的天涯海角變成咫尺天涯!這,就是神奇的計算機網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什么是計算機網絡,它為什么會這么神奇。
二、新授
教師通過投影或屏幕展示一個校園網網絡結構,并放映介紹計算機網絡的多媒體影片。
1.計算機網絡
根據出示的校園網結構圖,向學生介紹:把許許多多臺計算機通過通信線路連接在一起,就叫做計算機網絡。
2.計算機網絡類型
出示幻燈片,分別向學生介紹幾種常見的計算機網絡類型:局域網、廣域網和internet。
3.計算機網絡作用
通過多媒體影片和上網實例介紹,向學生展示計算機網絡的作用。(電子郵件、局域網的操作)
三、學生練習
實用的計算機教案(精選4篇)
實用的計算機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鼠標的握法及操作方法,知道鼠標的左鍵、右鍵、移動、單擊、雙擊等常規操作方法。
2、學習開機、關機的步驟。
二、教學重點:
鼠標的握法及操作方法,知道鼠標的左鍵、右鍵、移動、單擊、雙擊等常規操作方法。
三、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新課。
2、新知園。
(1)學習計算機的開機。
(2)認識計算機的桌面。知道桌面,就是屏幕上顯示的整修區域,計算機程序在桌面上的名稱叫做圖標。從圖標可以運行程序。利用“開始”按鈕,也右以進入程序。運行后的程序,其名稱以按鈕的形式出現在任務欄中。
(3)學習握鼠標的方法:用右手掌心握住鼠標,食指輕輕放在鼠標器的左鍵上,中指輕輕放在鼠標器的右鍵上,大姆指、無名指和小姆指輕輕握住鼠標的兩側。
(4)學習移動鼠標、雙擊和單擊。雙擊,就是快速按鼠標左鍵兩次。移動鼠標,就是不需要擊鍵,只改變鼠標指針在桌面上的位置。單擊就是按一次鼠標的左鍵。
(5)學生進行移動鼠標、單擊鼠標和雙擊鼠標的練習。
(6)學習關機。
3、大顯身手:
(1)說說開機與關機的操作順序有什么不同。
(2)說說在生活中哪些方面應用了計算機。
4、說說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5、你知道嗎?
教材第6頁鼠標的由來。
四、課堂小結。
實用的計算機教案 篇2一、組織教學
點名,清點人數,安定課堂秩序
二、復習舊課
這是同學們學習計算機的第一門課程,通過提問等方式了解學生以前對計算機的`了解學習情況,讓同學們了解為什么要學習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介紹本門課程的內容及學習安排,鼓勵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課程中開始學習。
計算機的安全使用與道德規范(精選3篇)
計算機的安全使用與道德規范 篇1
課題:(第四節、第五節, 1課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了解計算機安全使用的意義;
增強對病毒的防范意識;
懂一些必要的知識產權知識,樹立法制觀念。
教學重點與難點:安全用機、防病毒、知識產權常識(重點);
按機房制度用機(實踐中的難點)
教學形式:進入機房,現場教育
教學過程:
1. 引言
2. 閱讀與講解(學生看書,演示相關資料)
計算機病毒與防范知識;
知識產權簡介;
用機道德規范及機房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總則。
3. 提問
什么是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有哪些危害?
使用計算機應注意哪些問題?
不經別人同意就把他制作的軟件拷貝給旁人使用,對不對?為什么?
4. 小結(投影或板書要點)
計算機病毒;
防病毒措施;
知識產權;
用機道德規范。
5. 上機準備
布置預習;
安排上機座位;
注意問題。
計算機的安全使用與道德規范 篇2增強對病毒的`防范意識;
懂一些必要的知識產權知識,樹立法制觀念。
教學重點與難點:安全用機、防病毒、知識產權常識(重點);
按機房制度用機(實踐中的難點)
教學形式:進入機房,現場教育
教學過程:
1. 引言
2. 閱讀與講解(學生看書,演示相關資料)
計算機病毒與防范知識;
知識產權簡介;
用機道德規范及機房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總則。
管理計算機資源(精選2篇)
管理計算機資源 篇1
課題:教學目的:掌握利用“我的電腦”。教學過程:一、復習1.“我的電腦”窗口組成。2.文件、文件夾的概念。 3.如何查看計算機資源?二、新授1.新文件夾的創建(1)利用“文件”菜單創建新文件夾方法:(邊講邊演示)選定新文件夾的位置(如c盤) →單擊“文件”菜單→指向“新建” →單擊“文件夾”→輸入文件夾名。(2)利用快捷菜單創建新文件夾方法:(邊講邊演示)選定新文件夾的位置→空白處單擊鼠標右鍵 →指向“新建”命令→單擊“文件夾”命令→輸入新文件夾名。(3)在“保存”對話框中建立新文件夾方法:(邊講邊演示)單擊“文件”菜單→單擊“存盤”命令(或“另存為”) →單擊工具欄的“新建文件夾”按鈕→輸入新文件夾名。練習:在“my documents”文件夾中創建新文件夾“lx”。2.選定文件和文件夾(1)選定一個文件或文件夾方法:(邊講邊演示)指向文件或文件夾 → 單擊(反白即被選中)(2)選取多個連續文件或文件夾方法1:選定第一個文件夾或文件夾→指向最后一個文件或文件夾→按住shift+單擊方法2:用鼠標在空白處拖出一個虛線框框住欲選定的文件或文件夾。(3)選取多個不連續文件或文件夾方法:(邊講邊演示)按住 ctrl 鍵不放,依次用鼠標單擊所需要的文件或文件夾。(4)選取所有文件或文件夾方法:(邊講邊演示)單擊“編輯”菜單→單擊“全部選定”命令或按ctrl+a。(5)取消文件或文件夾的選擇方法:(邊講邊演示)單擊文件或文件夾以外的空白區域。練習:在“c:\my documents”文件夾下選定1個或多個連續或非連續的文件與文件夾。3.復制、移動文件和文件夾(1)菜單法方法:(邊講邊演示)選定源文件或文件夾 → 單擊編輯菜單中的“剪切”命令(移動)或“編輯”命令(復制)→選擇目的文件夾 → 單擊編輯菜單中的“粘貼”命令。(2)拖動法方法:(邊講邊演示)選定源文件或文件夾→拖動至所需的文件夾。(講清拖動法的兩點說明)練習:用菜單法或拖動法把“c:\my documents”文件夾下的3個文件到“c:\lx”文件夾中。4.刪除文件或文件夾(1)菜單法方法:(邊講邊演示)選定源文件或文件夾→單擊“文件”菜單→單擊“刪除”命令→在“確認文件刪除”對話框單擊“是”。(2)拖動法方法:(邊講邊演示)選定源文件或文件夾→拖動選定對象到“回收站”圖標后釋放鼠標→在“確認文件刪除”對話框單擊“是”。(3)鍵盤法方法:(邊講邊演示)選定源文件或文件夾→ 按delete鍵→在“確認文件刪除”對話框單擊“是”。練習:用菜單法和拖動法刪除“c:\lx”文件夾中的2個文件。5.文件或文件夾的改名方法:(邊講邊演示)選定文件或文件夾 → 單擊“文件”中的“重命名”命令 → 輸入新文件名后enter鍵。練習:用菜單法更改“c:\lx”文件夾中的1個文件的名稱。6.查找文件和文件夾方法:(邊講邊演示)單擊“開始”按鈕→指向“查找”→單擊“文件或文件夾” → 在對話框中的“名稱”文本框中輸入欲查找的文件名→單擊“開始查找”按鈕→單擊“對話框右上角的”關閉按鈕。練習:查找”c:\”文件夾中名稱為readme.txt的文件。三、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利用“我的電腦”來管理計算機資源,希望同學們利用上機實踐的機會練習一下有關文件與文件的操作。四、作業:完成教材后面實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