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生字、新詞,通過查字典掌握“喜出望外”、“回味”、“嚴峻”、“收斂”、“奄奄一息”、“瞻仰”、“閃爍”的本意,再聯系上下文理解這些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了解題意及課文的基本內容。
(三)學會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并說出各段段意。
(四)學習課文第1段,了解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二)學會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前邊我們學習了毛主席的《長征》一詩,了解了紅軍在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爬雪山,過草地,經歷了千難萬險。今天,我們學習閱讀課文《金色的魚鉤》。這是一篇有關長征故事的課文。在紅軍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接受黨交給的任務,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病號,在即將走出草地時,老班長犧牲了。
(二)檢查學生預習字、詞情況。
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你們都理解了嗎?
1、什么叫“青稞”(kē)?
(大麥的一種,粒大皮薄,主要產在西藏、青海等地。)
2、“作料”的“作”讀第幾聲?什么叫“作料”?(“作”是多音字,作料的“作”讀第二聲。“作料”就是燒菜時用的油、鹽、醬、醋等調味品。)
3、“回味”是什么意思?(“回味”是指在回憶中體會曾經經歷過的美好事物。課文中老班長這樣說,是為了消除“我”的懷疑,使病員安心地喝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