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導游詞 篇1
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將參觀著名的荊州古城。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一提起荊州,您一定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備借荊州、魯肅討荊州、呂蒙襲荊州、關羽失荊州那些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就有七十二回的內容涉及荊州。千百年來,到荊州古城探詢三國歷史煙云陳跡的憑吊者、訪古者、探幽者絡繹不絕。作為大家的實地導游,我很榮幸能夠借這樣一個機會把荊州古城逾兩千年來演變和發展的歷史畫卷展現給大家。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荊州城東門外,大家面前的這條幾十米寬的河流就是護城河,在打仗之時,它是抵御敵人攻城的一道天然屏障,而如今在這條河上,每年都會舉辦隆重的國際龍舟邀請賽。入城之前,首先請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荊州古城的歷史背景。
荊州城,又名江陵城。是目前我國南方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也是1982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荊州古城墻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時,以荊州古城為中心的荊州市又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回顧荊州的歷史,可以說與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緊密相連。大家都知道,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黃帝和炎帝部落合并統一華夏后,“割地布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荊州即為這古老的九州之一。
“荊州”這個名稱,最早見于戰國時期的典籍《尚書?禹貢》中的“荊及衡陽惟荊州”,當時荊州的區域面積是很大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便是興起于荊州域內。據史料記載,周莊王八年(即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將都城遷往今天荊州城北五公里處的紀南城,楚國在此建都長達411年,前后經歷了二十個國王,創造了與黃河流域中原文化輝映并重,并可與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相傳楚成王(公元前671至525年)在位時,為了畢覽長江勝景,在荊州城區營建了“飛樓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趙千娥眉”的諸宮和宮船碼頭,這諸宮和宮船碼頭就是今天荊州城的雛形。秦昭王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78年),秦國名將白起率兵攻打楚國,占領了江漢之間的地域,秦隨即在楚都設南郡,為當時全國三十六郡之一。后來,秦又在今天荊州城的地方設立江陵縣,“以地臨江”、“近州無高山,所有皆陵阜”,故稱“江陵”。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建立荊州刺史部,為全國為十三州之一,從此,荊州開始成為行政區劃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