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五年級音樂第二單元古詩新唱的《靜夜思》,這一課主要是由古詩改編的歌曲,通過演唱感受古詩歌德意境,下面就本課教學向大家談一談。
首先,我想對教材內容說說自己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膾炙人口的著名詩篇之一。歌曲為兩段體,宮調式。以級進為主的旋律,舒緩的節奏,稍慢的速度表現了思鄉的愁緒,在演唱時用柔和的聲音來進行歌唱,來感受聲音美。
在優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詩歌,體驗美,整首曲子中休止符的運用很有特點,聲斷氣連的演唱,深刻表現了思鄉的情緒,唱起來朗朗上口,把思鄉的情緒深入學生心中。
二、教學目標
綜合教材內容,我認為可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能用思鄉的情感演唱歌曲
2、正確的掌握四四拍的指揮手勢。
其中教學重點設定為通過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思鄉之情。通過學習能感染學生學會陶醉,為其源遠流長的唐代文學——古詩與委婉動聽的旋律的絕妙搭配而陶醉。教學難點為曲譜演唱環節,在休止符演唱時要注意聲斷氣連。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采用了聽唱法的模式,利用多媒體讓學生體驗音樂的美。
為了更好的使學生體會這首歌曲的意境,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啟發導入——聽賞歌曲——新歌教學——四四拍學習
一、根據單元要求以配樂詩朗誦的形式。把馬思聰先生的《思鄉曲》加上余光中先生的《鄉愁》詩樂相結合的形式,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意境,并提出問題,例如:在中秋全家團圓之際還有多少人遠在異鄉?還有什么人不能和家人團圓?